就拿1987年,花了300元,买了15股深发展的股票来计算。
1988年,每股分红2元,15股就是30元。
股票数量累计:15股,股息累计:30元。
1989年,2送1股,2配1股,分红每股7元,(配股价40元)。
送股:送7股。配股:配7股出资280元。
股票数量累计:29股,股息累计:105元。
两年加在一起,股息累计:135元,配股累计:280元。
也就是说,一开始花了300元购买15股深发展的股票,再加上配股时,又花了280—135=145元,总共买股票花了445元。
但得到的股数,已经达到了29股。
按照大妈说法,此时,深发展每一股的价格是80元,那么29股就是2320元。
两年的时间,投入445元,就能净赚1875元。
相当于445元的本钱,翻了5倍。
这么一分析,大妈的意思也就不难理解了。
就好比是登山,从山底向上攀爬,一开始速度会很快,越到后面就会越慢。
同样的道理,从一块钱变成一百元,增长了一百倍。
而十块钱到一百元就只是增长了十倍,就好似,半道上花高价进场的股民。
一百倍和十倍,能一样吗?
新股则不同!
不,应该说是原始股才对!
此时的证券交易所还未营业,上市公司发行的新股,实际上就是最早的原始股。
而买到原始股的股民,就算是想亏钱,恐怕比彩票中千万大奖的概率还要低。
“小伙子,你听阿姨的准没错,深原野是一家合资企业,生产的服饰全都销往国外赚外汇,股息也给的高,只要能买到,保准能赚大钱。”
听到这里,其实陈东已经认可了大妈的说法,只不过,他还是试探性问道。
“阿姨你说的是真的假的?深原野真这么厉害?”
对于陈东的询问,大妈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指着远处的一栋高楼道。
“你们这些外地人,连大名鼎鼎的原野公司都不知道,看见对面那栋写字楼了吗?”
几人点头,大妈又道。
“那一栋写字楼都是原野公司的,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合资企业,不但有商场,大酒店,
“我家亲戚就在原野公司里面上班,那的职工加起来都好几千人,要没点实力,能被选中发行股票吗?”
陈东表面附和,心中却不以为然。
深原野看似光鲜的背后,已经挖好了无数的坑,就等着股民朝里面冲。
证券市场上,深原野是第一家,被重组的上市公司,也是第一家,因为财务造假被长期停牌的公司,同时,它还拿下第一家,退市公司的名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