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袭199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 陈东的谜之操作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囤亿点房?”

    众人一脸呆滞,险些被这话呛死。

    麻蛋,不愧是东哥。

    也只有东哥能说出这么大气的话。

    一旁。

    林志远诧异道。

    “你买这么多房子,住得过来吗?”

    90年还没有囤房的概念。

    所有人心中所想,房子是拿来住的,而不是囤的。

    也就是陈东这么说。

    换作是其他人,早被喷了。

    闻言,陈东只是笑笑。

    “现在房子这么便宜,就跟大白菜似的,能买点是点,再说,咱们还要继续倒卖国库券,在明珠市有个落脚点也方便不是?”

    “便宜?”

    这话也就陈东说得出口。

    在几人看来,此时的房价还真不便宜。

    就拿明珠市为例。

    浦西一平米的房价,在1200元左右,相当于普通职工一年的工资。

    要满足一家三口的需求,怎么也要30平米吧。

    要是像陈东这样的家庭,全家六口人,住房面积还不得再翻个倍?

    这么一算,一套房子的价格,需要奋斗三十年。

    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都算不得便宜。

    这还不包括,房屋内的装修,家具,家电等。

    陈东有买房的想法,林志远十分赞同。

    房子是刚需品,有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也是件好事。

    90年代初期,还处于单位分房的大环境。

    陈东属于个体,没有单位做后盾,自然也不可能享受单位职工的待遇。

    买房,又或者自建房,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而有单位的职工,绝大多数都盼着单位分房。

    单位福利房,会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限,职位高低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一直以来,福利分房,都是僧多粥少的局面。

    无数人,盼星星盼月亮,等着分房的这一天。

    为了一套房子,职工之间的明争暗斗,堪比后世的宫斗剧。

    林志远也是茫茫大军中的一员。

    只是。

    他的工作年限,还没达到分房的标准。

    想拿到单位的福利分房的名额,恐怕还需要在单位熬几年资历才行。

    外面的房价要真像陈东说的便宜,他和陈南又何必,结婚后还挤在一间出租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