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天道给我三个选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信任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太子,您找微臣有什么事吗?”裴度问道。

    房间内只有裴度和李湛两人,裴度是元老重臣,对这些要素觉察得十分敏感。

    “裴相可知我将离开长安一段时间,去往江南。”李湛特意用裴相称呼他,这并非只是一种恭维,实际上李湛内心从始至终都把他当宰相看。唐宪宗能实现短暂的元和中兴,与裴度杰出的才能密不可分。

    “太子此言万万不可,老臣现在已经不再为相,太子这样说有僭越朝政的嫌疑,今后断不能如此。”

    被裴度直接怼也在李湛的意料之中,他笑着说道:“裴相还是大唐的宰相。”

    裴度开始有点懵,但这种感觉很快便被欣慰所替代。

    太子开始有点样子了,这是大唐的幸运。

    站在唐穆宗的视角,李湛这样的说法是危险的,如果他真把思想转换为行动,就和谋反无异。

    裴度若将此事告诉给唐穆宗,李湛肯定会丢掉太子之位。但李湛知道他不会,因为他做出的所有决定,都是为了大唐。

    在唐穆宗身体状况欠佳的时候,裴度主动提出立李湛为太子一事,这表明实际上他还是在部分履行宰相的职责,即便他已经不是宰相了。

    因此他为了大唐江山的稳定,也不会将李湛的话说出去。

    “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还请裴相多多照应。”李湛继续说道。

    这个照应说得很有深意,裴度也一下明白了,回道:“若太子真是大唐明主,微臣自当竭尽所能。”

    裴度当初建议立太子,并非为了定策之功,而是为了大唐社稷的稳定。

    虽然最早以李湛为太子的具体人选,是李逢吉提出的,但裴度也并未表示反对,这说明他也有过详细的考虑。

    李逢吉建议立李湛为太子的原因是景王李湛已长。但实际上,江王李昂,也就是历史上的唐文宗,只比李湛小4个月而已,以年龄作为标准是说不通的。

    除了立嫡长子为太子的惯性外,李逢吉更多考虑的还是李湛更容易控制。

    江王李昂从小便博览群书,对《贞观政要》更是喜爱有加,这种人心底多半是有大志向的,而且他能够将自己关在房中安静读书,也意味着他登基后大概率会勤于政务,若是那样自己如何把持朝政?而景王李湛,喜欢马球、摔跤和狩猎,玩乐无度,他如果登基,朝政大权自然会落到自己手中。

    裴度则发现了事情的另一面。江王李昂虽然恭俭儒雅,但缺乏愈挫愈勇的性格,少了点莽夫的气质,而这些正是作为中兴之主所必须的。景王李湛虽然一身坏习惯,但是骨子里却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且李湛处罚宫人时,从不下杀手,最多让他们受皮肉之苦,这也说明他的本性还是仁德的,这比起他的父皇,唐穆宗李恒还是要强一点。

    听到裴度的话,李湛便放心了,有裴度这样的元老重臣相保,即使自己不在长安,太子之位也无忧。

    而且根据现在的情况,保太子就等于保自己,裴度肯定明白这个道理。

    如果按照历史来看,今年8月李逢吉就会将裴度贬为山南西道节度使,让他远离朝政的中心。

    李湛再说道:“裴相对我的传闻有什么看法吗?”

    既然早些时候唐穆宗问到薛凝儿,就说明这件事在朝堂上差不多到了人尽皆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