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明之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六章 喜极而泣 乐极生悲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今天郭府有点乱,人来人往闹哄哄的,因为要把所有窗户都换成玻璃窗。郭老爷的高兴还不至于此,因为晋商的查办,好多古董落到了他的手里,朝廷只挑了些好的送往宫里,大多都看不上,便宜了财大气粗的郭京章。

    等所有玻璃窗换好,郭府景色剧增,这种古建筑与现代工艺的结合,才是真正的住宅,以前在房里看不到外面的风景,除非打开窗户,可天冷不开都受不了,现在抬头就能看见假山凉亭、池水游鱼,还不会冷。

    高兴得郭京章又大手一挥,设宴庆祝。

    这次好多人过来蹭饭,美其名曰过来参观的。看到玻璃窗,张慧做了惠安伯的主,要把家里的窗户也换了,刘文柄几兄弟也不甘人后,也嚷嚷着要换。

    还有位特殊的客人,太子的爱子朱由检也过来了,本来是身体好了,来感谢郭一凡的救命之恩的,结果运气好,碰上了吃席,还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合,高兴的小嘴都合不拢。

    只可怜厨娘谭姐,这顿忙,差点腰没整折,不过开心做事与不情愿是不同的,干活有劲,最主要家里又能改善伙食了,每次宴会,剩的饭菜最多,自己不拿夫人都不让,因为郭家不吃剩菜。

    喜气洋洋的不仅是郭家,首辅大人也很嗨皮,自从敬献了玻璃镜,后宫安静了很多,万历也能安心修道,心情自然大好。方从哲见缝插针,上书要开海运,通饷辽东,也获批了。

    得寸进寸的方从哲又请册立皇长孙朱由校为皇太孙,万历理都不理,向来讨厌得陇望蜀之辈。

    辽东形势的确不能轻视,方从哲也很有先见之明,国库有钱,优先边军,不能眼看后金做大,从斩了后金的后援晋商,又开始了军力上的发展,新式炼钢效果显著,打造的兵器削铁如泥,当然这个铁只是以前的兵器。

    打仗打得是钱粮,军饷欠了太久,会把军心丢尽,所以才开通海运,提高运输效率,让辽军壮大起来。

    兵器、盔甲、军粮、饷银,通过一千两四轮马车运往天津卫,再通过海运由青岛转运辽东。

    一切都有条不紊,安排有序。只是没考虑过后金的决心,这一年的大寒,正是标志着“小冰河时期”的开始,以前的冷只是开胃菜,现在才是正餐。

    东北的严寒不仅让当地缺衣少食,更是冻得人畜皆亡,

    (本章未完,请翻页)

    活着的人哪里忍受得了无休止的严寒和饥饿,只要能动就会拿起屠刀冲向南方。

    天灾人祸,总是天灾在前,人祸紧跟。面对灾难,唯有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后金便是如此,大明又要遭殃。

    好在郭一凡把蒙古经营的很好,蜂窝煤的推广能保住不少人畜,再加上收购毛线,推销毛衣棉被,蒙古鞑子应该不会太惨。

    才到九月,后世还是开空调的日子,这里已经极冷。大风起,雪雹如碗大,旋成雪砖,平地水涌三尺;大雪弥空,百鸟饿死,平地丈余,河水冰合。

    即便是南方,也是如此,这才是小冰河时期真正的威力,正是这年,广州大雪,压塌房屋无数。

    刚开心没几天的方从哲再也笑不出来了,何为乐极生悲,刚过上好日子,又有烦事索命。

    从他上任来,第一年就是大旱,饿殍遍野,饥民相食,好不容易熬出头,因为郭大少的协助,国库有了钱,土豆红薯大丰收,兵器也先进了不少,这才几天,又回到了从前。

    流民四处涌来,特别是北方,轻如鹅毛的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