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几路兵马,同时的进军。
莫卧儿帝国既挡不住大明天兵,同时呢,他们也会被大明朝,开出来的条件年诱饵,再有沙贾汗的劝降信。
投降的消息,是犹如纸片般,飞到了阿格拉。
飞到了奥朗则布的皇宫内。
明军的几路兵马,进兵可谓是神速啊。
从苏拉特,到马拉塔,再到奥里萨,再到这个开伯尔山口这一路,还有直趋阿格拉这一路的兵马。
奥朗则布精心构建的几道防线,片刻间,就成了粉。
他似乎,要守不住了。
莫卧儿帝国,也要走向了末路。
在明军出兵不过二十天后。
一个惊人的消息,从北方传来了,一路沿着喜马拉雅山沿线,进兵开伯尔山口的明军,终于占领了开伯尔山口,以近乎神速的方式,切断了他奥朗则布北逃阿富汗的退路。
于是乎。
摆在奥朗则布面前的下场,就只有两条。
要么,赶紧投降。
要么的话。
与明军决一死战,然后战死沙场,与自己的父亲,沙贾汗形成鲜明之对比。
阿格拉的红堡内。
奥朗则布很快,就做出来了一个决定。
他要死战到底。
他不愿意投降。
他要在阿格拉死战到底,不只要死战,他还要把莫卧儿帝国,最富庶,最繁荣的城市,也就是首都阿格拉,给化为一片的焦土,哪怕是大明朝,最终征服了印度,那又如何?
他们得到的,不过是一片废墟而已。
当然。
想要死战到底,也不容易啊。
奥朗则布知道。
自己麾下的军官将领们,早已经是畏明如虎,一个个早就巴望着投降呢。
这一点,从前线大批大批投降的部队,就可以看出来了。
因此,在阿格拉决定死战到底,然后自杀殉国的奥朗则布。
决定立即逮捕那些个有投降倾向的军官,还有大臣们,然后血洗过军中后,完成他的死守计划。
而用哪知部队,来完成清洗呢?
奥朗则布,很快就想到了一支,非常合适的部队——就是宁克明手下那支,投降莫卧儿帝国的大唐军人。
莫卧儿帝国内部之间的权贵,将军们,关系可是很复杂的,用他们完成清洗,那明摆着是扯淡。
而宁克明就不一行了。
他们是刚刚投靠莫卧儿帝国的,时间也很短,而且由于语言,习俗上的差异,他们也没有同那些个莫卧儿帝国的官僚贵族们建立起来太深刻的联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