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时间成熟,便轻骑突进,杀向东虏后背,两面夹攻,做个肉夹馍!”
“皇爷英明!”
一旁的众将纷纷恭维,而李自成却是又道。
“不过,接下来如何打,还需从长计议!”
双方在两军主力之间的斥候交锋,一直在进行。
而斥候们小规模交锋的结果告诉李自成,东虏实力强悍,双方兵力又差不多,如果打堂堂之阵,打野战的话,胜算不大,即使能胜,损失亦会巨大。
所以,李自成现在头疼,该如何去打这场仗。
“皇爷,不如这样好了,抚宁以西有些山,虽不是名山,但道路难走,我们来时,走的黑峰山与祥云顶之间平地,如今满洲兵已知我军西去,不若在这黑峰山,祥云顶之间的,步步为营,待到满洲兵东来,与之交锋,来征山海关时,臣观察过沿途地形,虽然有平路,但甚是狭窄,不利于东虏骑兵发挥,地利在我,还可以伏兵于山内,攻击侧翼……”
李岩上前提议道。
“可满洲兵若绕过群山,从昌黎南边绕路而来,可该如何是好?”
李自成微微皱眉,李岩这个提议确实不错,如果能够山道上,力挫敌军锋芒,待到战局僵持,就可以配合丰南李过麾下的后营,投入到反攻,到时候,便能将东虏驱逐出长城。
但问题在于,从丰润到抚宁,可不只那一条路可以走,还可以从永平向南,绕过群山,然后过昌黎,绕道过来。
昌黎以南,都是平原,正利于骑兵奔袭。
“分兵一部,驻昌黎就是!”
李岩解释道。
“若步步为营,依托地形对抗东虏,我军兵力少些也无妨,分出个万人,驻兵昌黎就是!”
“东虏不拿下昌黎,又怎敢轻易绕路往抚宁来?”
昌黎若在,多尔衮必须先拔掉这颗钉子,才敢绕路来找李自成的麻烦,否则的话,一旦他绕路来攻李自成,昌黎内的守军,便会尾随攻他的背后。
听到这,刘宗敏,刘芳亮,袁宗第纷纷点头,就连白广恩,王承允等投降的明军将领,亦是颔首,表示赞同,对李岩这个计划满意极了。
因为李岩的计划并不是与敌人正面交锋。
而且持重作战,而且,最终目的也并不是全歼东虏,而是将敌军给逼走。
东虏远道而来,被困在永平府,又在战场上打不开局面,而战场上又有大顺军队持重对峙,必不敢分兵劫掠,顶多就把永平附近的迁安卢龙给祸害一圈,便自行退走了。
这场仗,若按李岩的计划,打起来必不艰难,可以顺利的将东虏给逼走。
只听刘芳亮朝李自成道。
“皇爷,军师所言甚是,满洲兵势大,不宜浪战,将他逼走就是,东虏走后,额们大顺再调更多兵马过来,然后固守边墙,三五年后,平定了江南,以江南之财,养额们西北壮士,多练些精兵,置些甲械,不出五年,定可以平定满洲,收复辽东……”
“那就依你滴意思!”
李自成点了点头,随即又下令道。
“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