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 亡的不冤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黑云龙一听,眸子里顿时闪出精光,询问道。

    “实话!”

    朱慈烺不假思索道。

    “守不住!”

    黑云龙长叹口气一声。

    “太子已经撤了宁武关,大同不清楚,但臣从宣府来,宣府上下,是绝无战心,而且,臣最担心的是,宣府大同,可能,可能会……”

    “可能会降了流寇?对吧?”

    朱慈烺闻言,朝黑云龙问。

    后者重重地点了点头。

    “当下的局面,便是将帅不想降,

    “为什么会到今天这个局面呢?”

    朱慈烺忍不住皱眉。

    “唉……”

    黑云龙长叹口气,然后跟朱慈烺说了实话。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大同臣不清楚,但宣府,朝廷的从去年九月始,便开始欠饷,再加上之前积欠的饷银,已经拖欠宣府饷银一百二十七万余两,拖欠士卒们应赏未赏的赏额,有二十三万六千余两。”

    “再算上朝廷历年来,拖欠宣府战死士卒军将的抚恤,有八十二万六万余两。

    “这些账,有些甚至是天启年间就欠下来,不少士卒,战死沙场,家眷都饿死了,可这抚恤至今仍拖欠着……”

    “实在是可怜啊……”

    黑云龙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朱慈烺的脸色凝重起来。

    是啊,都到这个份上了。

    也难怪人家不愿意为大明朝卖命。

    毕竟,实在是太让人寒心了!

    想到这,朱慈烺不由地想到,历史上,不少明军士兵,在当明军的时候,战斗力出奇的低下,但一旦转投了清军,那战斗力就直线提升。

    有人说这是因为八旗督战。

    但朱慈烺想,这里面大抵也有,鞑子足额发放饷银抚恤的因素在其中。

    由于有大明朝不发军饷,导致士无战心,全盘崩溃这么一个前车之鉴,满清一直到清末,哪怕是穷的要靠与外国银行借款来维持局面,但依然未曾拖欠过士兵的军饷。

    想到这,朱慈烺不由的感慨。

    这大明朝亡的不冤啊!

    嗯,连为统治集团卖命的军队,都不好好对待,连统治者赖以维持局面的武装力量,都不能够得到妥善的安置,不亡天理难容啊!

    得亏历史上大明灭亡,是伴随着清兵入关,这种异族入侵。

    否则的话,就大明朝这种烂到根子的货色。

    恐怕也不至于会有那么多忠臣良将,甚至是造反的流寇,前扑后继的云拯救他……

    想到这里,朱慈烺不由的长叹口气。

    “朝廷对不起这些士卒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