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武帝之天龙八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九章 征讨海岛三国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只要拥有战功,他们可兑换成钱财,也可兑换成土地。而他们购买的功勋田,价格将比商人低上数倍。有了大量土地,便意味着他们家人将百年不愁吃穿了。

    虽说功勋不允许交易,如果士兵不想要功勋田,同样可按价出售给官府。再由官府,视情况将这些田地卖出。可对于这些士兵而言,土地同样非常热衷。

    就眼前真正繁华起来的新南城而言,那些早年成长起来的移民,还有分配到功勋田的士兵。如今一家人,过的日子比官员都要舒服几分。

    这样直接的例子在,这些士兵又怎么可能,会贪图一点钱财,而放弃这种属于他们的功勋田呢?有功勋田做保障,便意味着一家人生活有了保障。

    其实对赵孝锡而言,发放功勋田也存在多重考虑。一来发放功勋田,能激发将士英勇杀敌的勇气,二来要打理这些功勋田,士兵的家眷必须迁移到那里。

    这些士兵,也将成为管理那些领地,真正的中坚力量。随着他们的子孙后代成长起来,这些被收复的领土,也将彻底成为炎黄子孙的天下。

    总之,功勋田的分配,不需要消耗大宋治下的一分田地。也能减少,支付士兵的大量战争红利。顺带还避免,安置移民消耗的诸多财力物力,可谓一举多得。

    可对于士兵而言,他们同样热衷于拿功勋田。只要拥有一块功勋田,他们便能给家人一个安定的生活。只要家人努力一番,短短一两年便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至于原本拥有这些土地的土著,他们若想在继续在这里生活下去。大宋也会给他们,分一些田地,不过却需要交纳税赋。比以前官府优惠,却决计没移民福利多。

    如果他们想过上好日子,便必须辛勤劳作,以劳作换取未来的幸福生活。而这种劳作,便是接受移民的聘请,每年由移民跟官府,给他们支付相应的粮食跟钱财。

    一句话,短时间这些原住民,在成为大宋治下的百姓后,将接受一段长时间的考验。直到他们有资格,得到管理这片领地的官府,向他们发放大宋百姓的资格。

    这种变相的打压,也是赵孝锡希望,未来在那片土地上,真正当家做主的永远是炎黄子孙。至于这些原住民的命运如何,他能考虑到的也只有这些。

    相比后世的殖民统治,至少赵孝锡觉得,他的殖民政策优待了许多。如果不肯劳作,还妄想吃大宋的救济粮,这样的原住民不要也罢,省的浪费大宋的粮食。

    伴随大宋海军告捷的消息,不断的传到大宋治下的州府,很多百姓也觉得。这样优惠的移民政策,或许真的可以去尝试一下。那怕在辽东境内,也同样如此。

    为了保证移民始终处于官府的掌控下,赵孝锡对于移民挑选,同样有着极其严格的控制。不会将一个地方的百姓,全部迁居到一块移民之地上。

    这便杜绝,到了那些新移民,这些移民团结起来,抹杀官府在那里的地位。所以,此次的海外移民,他给予辽东百姓的名额同样不少。

    同样清楚,只有当大宋人,不再会什么辽人,高丽人,统一称之为宋人之时,便意味着赵孝锡的民族融合政府初具成效。所以,萧峰同样做了不少工作。

    一些觉得可以换个地方生存,忘却辽国覆灭伤痛的辽国百姓,也开始响应号召,前往对他们而言,异常遥远的地方定居。而这类百姓,大多都是被解放之后的奴隶之家。

    在乔峰覆灭大辽之后,对于贵族豢养农奴的政策,自然是给予坚决的打击。这些贵族,如果想招揽牧民,必须支付相应的费用。豢养奴隶,是被严令禁止的。

    这些被解放,恢复了自由,并被分配到牲畜的农奴百姓。自然感念大宋跟乔峰的恩情,却清楚在这里,他们永远忘记不了农奴的身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