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武帝之天龙八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图盛世共盛举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横祸,回京后便是你身死之日。

    身为朝廷的王爷,不思报效国家,却一门心思结朋营党。岂不知,此举乃是祸国殃民的征兆。就你这种心胸,如何能执掌好一国天下,如何能安善一国百姓?

    着刑部汇同吏部,清查与端王府来往密切的朝中大臣。无论是何官位,一律清出朝廷永不录用。若身为劣迹者,同样严惩不怠。

    结党营私,朕最痛恨,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手软。尤其在大宋面临如此危机之时,不思替君为忧,却只打着自己那点小算盘,着实可恨!”

    伴随着赵孝锡的话音落下,待在宗庙外的不少朝臣,便全身瘫软的倒在地上。被护卫左右的骑军将士,直接拖着带出队伍,令在场的大臣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

    剪掉依附在端王府的党羽后,赵孝锡才道:“传朕旨意,即日起,取消端王赵佶的一应待遇,贬回庶民禁足于端王府。平时起居饮食,由内务府负责,只准申王一人探视。

    如有人未得旨意,私自进入端王府,一律以抗旨论处。其它郡王,希望以端王引以为戒,不要让朕做出相同的对待。到时,朕怕是没现在这般好说话了!”

    说着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赵孝锡略带深意的看了看其它几个被封王的堂弟。这些同样年幼的堂弟,也吓的不敢直视。清楚以后要夹着尾巴做人了!

    这样一番惩戒,令赵佶同样一脸苦涩的瘫坐在地。失去了王爷的光环,还不禁足于端王府内。这跟打入冷宫的妃嫔,有什么区别呢?

    而在这时,赵孝锡又朝赵伈道:“小九,十一年幼铸此大错,往后还需你多代兄管教一番。若他能认识到错误,朕网开一面也许未尝不可。此处置,你觉得如何?”

    赵伈也没料到,赵孝锡真的肯饶赵佶一命。不管是贬为庶民,还是禁足于端王府,他这个不安分的弟弟,好歹保住了性命。只要悔过认错,至少能安心活下去。

    很快在此弯腰道:“多谢皇上开恩,佶弟罪有应得,让你闭门悔过,也再合适不过。臣弟会谨遵皇命,让佶弟早日迷途知返改过自新,以其有用之身报效君恩。”

    面对赵伈这番套话,赵孝锡没怎么理会。重新对那番大臣道:“眼下朕初登皇位,尚未告示天下以安民心。下去后,由礼部张贴告示,传达朕继承大统之喜讯。

    另外,明日早朝,朕将入主问政殿召开朝会。有关新皇继位庆祝之事,一切待先皇祭日结束再议。除此之外,六部尚书跟几位老将军留下,其它文武大臣散了。

    值此特殊的时期,朕不希望听到,有损大宋稳定的风声跟举动。如果有人想挑战一下朕的威严,朕会让他们知道挑战皇权的下场。尔等退下吧!”

    ‘遵旨!’

    伴随着没被点名的文武官员,开始陆续离开。赵孝锡让赵大领着骑军,入住到皇城禁军大营之中。并召见五城兵马司的将领,严令其保持京城民生稳定。

    在这种特殊的时期,任何敢在皇城作奸犯科之人,一律处于重型。另外皇城府尹,赵孝锡也同样进行了一番叮嘱。除此外,布衣阁跟武卫,同样监控天下的动向。

    在赵大还有六部尚书跟一众老将的陪同下,赵孝锡再次进入皇城之中。原本应该重新布置的君王寝宫,赵孝锡也下令皇城内务府,一切照旧用不着特别安排。

    这段时间,他只怕也轻松不了。新老皇帝接替,大宋又尚且国战期间,诸多事情都会牵涉他的精力。区区这种休息的事情,他还真的不怎么在意。

    将六部尚书还有京中老将找来,赵孝锡让章惇,将前线的战事跟这些人,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得知收复了辽国南京府,众人都觉得异常高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