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你我都没想过,有天我们能在这里,接受文武大臣的参见吧?父皇若看到这一幕,肯定会很欣慰的。”
对于这种话,赵孝锡也不知道怎么回答。而这个时候,赵煦脸上的红韵,明显让人觉得有些不正常。说着话的时候,赵煦突然咳嗽起来。
有些担心的赵孝锡立刻上前道:“小六,别太激动!”
看着捂嘴的手,已然沾上了血,赵煦虽然心有不甘。却也清楚,他的时日不多。很快笑着道:“云哥,小六这回怕是挺不过去了。只是能圆儿时的梦,小六真的很满足。
眼下这些文武大臣,都是你我的心腹大臣。朕想下几道遗旨,希望云哥能答应下来。也希望诸位爱卿,未来能象今日这样,辅助云哥兴我大宋。琼州王听旨!”
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赵孝锡,有些伤心的道:“臣赵孝锡听旨!”
看着退了两节台阶的赵孝锡,赵煦从龙椅上起身道:“朕十岁继承皇位,多亏太皇太后辅佐,总算让大宋国泰民安,没出什么大乱子。
朕自亲政以来,才真正明白治理一个国家,有多么的难,事情有多么的繁琐。很多时候,朕都觉得才疏学浅,恐难当此大任。
只是不敢辜负先皇跟太皇太后的期望,一直尽心尽力而为。好在幸得众爱卿辅佐,让朕在有生之年,能收复燕云之州,雪先皇昔年之耻。朕心甚慰!”
说了这么一通话的赵煦,忍不住又咳了两句。站在下面的文武大臣,已然能看到,赵煦的嘴角开始在流血。甚至赵孝锡,立刻上前替其擦拭掉。
有些强势般道:“皇上,有何话,坐着说吧!”
被按回椅子上的赵煦,很快调息一番道:“相信不用朕多说,众位爱卿也知,朕已然时日无多。为保大宋江山稳定,朕宣布从即日起,皇位由朕之堂兄赵孝锡接任。
朕相信,未来大宋在堂兄的治理下,一定能恢复汉唐之盛世。朕也希望,众位爱卿将来能忠心辅佐新皇,为我大宋万世江山再立新功。请玉玺!”
朝身边的掌印太监说了一句,这位老太监同样眼泪汪汪,端着一个盒子过来。打开盒子之后,赵煦亲自提笔写下遗诏,盖上玉玺之后便递到赵孝锡手中。
看着同样虎目含泪的赵孝锡,赵煦显得长松一口气般道:“云哥,前次的事情,希望你不要怪小六。身处这个位置,有很多事情身不由己。
此次朕怕是不能活着回汴梁城,对于皇城中的妻儿,朕还有诸多不舍。今日,朕也将她们嘱托于你,希望你能让她们安静的渡过余生。
在朕出京之时,朕便在宗祠之内留下一道遗诏,上面的内容跟这封一样。其实在小六心里,云哥是最适合接掌皇位之人。有你,大宋才有未来。
这次朕御驾亲征,确实想与你一较高下。可亲身体验才知,打仗真不是我所擅长的事情。别说上阵,就算坐车上奔波赶路,小六都觉得骨头快散了。
眼下朕还是没能坚持到最后,朕一走,京中势必有人会作乱。在朕心里,我只有你这个兄长。至于其它兄弟,有跟无其实区别不大,你看着处置就行。
以你的能力,想必也清楚,朕出来之后。汴梁城中不少人,便盼着朕早日归西。现在他们得偿所愿,却不知如此这番结果,他们是否预料到了呢?
虽然朕上位以来,没做什么利国利民之事,却有一句话送与堂哥。有时,太过重情未必是好事。有些时候,该下狠心的时候,还是要下狠心。那怕心会很疼!”
断断续续说着这些话的赵煦,嘴中也开始不断的出血。那怕赵孝锡又开始替他输入内力,却同样难以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