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老老实实工作,说不定雇佣期结束,管理这些苦役的琼州王府。会给他们一笔工钱,甚至给他们分上几亩田,能够好好的过日子。
一句话,要想过上好日子,那就必须听话。至于听谁的话,那就不言而喻了。三年之后,赵孝锡也相信,李朝应该会大变样,这里或许会成为大宋的安南路。
在赵孝锡给众军犒赏加餐之时,那些幸运逃过一劫的李朝溃兵,确将大军失利的消息,辐射到通往升龙城的各个府城。得知三支天子军惨败,这些府城自然也是人心慌慌。
相比赵孝锡这边,阵亡的将士只有不到千人。同样结束一场惨烈之战的赵五跟武定这路大军,他们与另两路李朝天子军的大战同样结束。
虽说胜利最终属于他们,可代价原比赵孝锡这边大的多。近半成的将士战死,武定也身重三刀被紧急送医。身为统领的赵五,同样觉得这是场惨胜。
原因是,他们也以为有了炮队就有了一切。结果被李朝依靠人数优势,硬拼硬的跟他们死嗑。发展到战斗的最后,那些炮兵竟然抱着炮弹,向李朝士兵密集的地方殒爆。
正是凭借着这股狠劲,赵五这路出自邕州跟琼州的大军,最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可望着李朝仅剩不足五千的俘虏,己方同样只剩下六七千可战之兵,赵五真有点欲哭无泪。
他非常清楚,那怕他与李朝大军的战损比例,达到了恐怖的一比四甚至更多。可在赵孝锡看来,那也是一场惨败。而惨败的原因,便是他指挥太过大意。
连夜给赵孝锡发来一封请罪信的赵五,不得不停下前进的脚步。命令后方,加快给他们补充新兵源。不然,其次炮队的损失,更令他失去了攻城略地的底气。
结果当第二天,收到赵五发来的请罪书,赵孝锡的好心情自然一扫而空。面对赵大等人畏惧的表情,赵孝锡也知道,他们是替赵五担心。
虽然赵孝锡清楚,战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可这个时候,也不是追究赵五责任的时候。毕竟,在很多士兵眼中,赵五最终还是带领他们取得了胜利。
想到这里,赵孝锡很快道:“传令,从本军中,调派一支炮队与赵五大军汇合。另外传令广南各府,将完成新兵训练的部队,优先补充到赵五大军中去。
另外,再从本军中,抽调一支一千人的火枪队,随同炮兵一起过去。告诉赵五,要是再出问题,不用回来请罪,让他直接自己看着办。伤亡五六千人,他这统领怎么当的!”
面对有些怒气冲天的赵孝锡,赵大等人也知道。这次赵五能当上一路大军的统领,更多也是他练兵有方,加上又是主动请战所致。
虽说一将成名万骨枯,可他们都知道,赵孝锡对于每次战斗的战损,都是极其在意的。他跟一般的统兵将领不同,更多会考虑己方的战损情况。
没敢吭声的赵大,正准备出门传令的时候。却听赵孝锡又道:“对了,另外传令邕州知州苏子元,让他派民夫收敛士兵遗体,告知王府司库,抚恤金必须第一时间发放下去。
另外让琼州府工部,优先给那里的士兵,修建一座烈士纪念碑。同时告知邕州百姓,他们武指挥的光辉战绩,将邕州军的编制,始终保留起来。”
赵大听到这一系列的布置,也知道这是赵孝锡给予那些死难将士的补偿。不管怎么说,他们此次出征李朝,也是为了大宋未来的长治久安所做出的牺牲。
在赵孝锡的大军,继续踏上前往升龙城的路上之时。两路大军惨败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升龙城内。五路天子军,全部战败的消息,对李朝而言无疑是亡国的预兆。
那怕是雄心壮志的李乾德,在听到这两份加急战报时,呆坐在龙椅之上半晌都没有声音。至于朝堂上那些文武大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