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随着他的长枪举起,还未等来李朝大军包围的宋军,也显得异常兴奋让给道路。看着这些得胜归来的骑兵归来,而那支跑最快的李朝骑兵,却变成了一地尸体。
终于意识到,宋朝骑兵之强悍的三位李朝都统,也从未想过,他们的骑兵竟会如此不堪一击。可他们要是知道,这是赵孝锡手下,最为精锐的骑兵,估计就不会这样想。
要知道,这些王府卫队的骑兵,都在西北跟最凶残的番邦骑兵对战。并且大多都取得过胜利,才会陆续选派到赵孝锡身边,担任卫队骑兵的。
相比李朝这些骑兵,平时打打步兵或者更多从事警戒,没怎么经历过正儿八经的骑兵战。会如此迅速的落败于宋朝骑兵手上,也是件在赵孝锡等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伴随着李朝的三路奔袭大军,终于进入到炮队的轰炸范围。不用赵孝锡下令,炮队的指挥官已然下达了开炮的准备。那一颗颗散弹,再次被抛射而出。
看着一颗炮弹之下,密密麻麻的李朝进攻部队,便会出现一个无人站立的区域。这些埋头猛冲的李朝兵卒,也觉得脚底开始冒着凉气。
可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无法再退。先不说当逃兵的下场,就是被他们的统兵将领直接斩杀。单单能否逃过炮弹的追击,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现在他们能够祈祷的,就是希望炮弹落下的时候,不要落到自己所在的位置。而这种祈祷,有些人自然被应验,有些人却没这么好的运气。
在炮队不断打击着李朝军队的士气,替本阵防御部队分担压力的时候。护卫在左右两侧的骑兵,也开始跑动起来,利用游骑的战术,不断朝李朝进攻部队抛射箭支。
面对这些来去如风的游骑兵,本想拉开一点距离的李朝官兵,不得不又重新聚集一起。而聚集在一起,又会成为炮兵的攻击对象。
总之,这种奔袭的过程中,这些李朝兵卒也觉得。为何看上去不远的路,偏偏却总是跑不到呢?一边挨着箭射,一边挨着炮击,这滋味可想而知。
伴随着躲过炮击的李朝先锋部队,开始进入了弓箭手的射击范围。那些盾牌手,也开始将盾牌高立。弓箭手在指挥官的命令下,开始进入铁箭抛射。
躲在盾牌手后面的长枪兵,还有火枪兵,同样做着最后的攻击准备。他们要做的,就是将躲过炮击,还有射过弓箭手射击的幸运儿,一一击毙于本军阵前。
就在不少李朝士兵,望着距离宋军盾牌手越来越近时,却突然听到宋军中高喊道:“撤盾!”
命令一下,盾牌后立刻将紧紧贴在一起的盾牌移开,装填到位的火枪手,立刻开枪射击。那‘彭彭彭’的声音响起,一阵硝烟过后,漏网之鱼再无幸存的机会。
采取五段联击的方式,一排火枪手射击完毕,第二排立刻补上。交替进行,等到第五轮的火枪手射击完毕,第一排的火枪手,已经完成了子弹跟火药装填。
这就意味着,宋军本阵前的百米距离,将是一个密集的死亡地带。一批批觉得胜利唾手可得的李朝兵卒,被这种冒烟的武器,直接打翻在地惨叫连连。
站在本阵中心的赵孝锡,看着炮兵进行远程攻击,弓箭手进行中程攻击,火枪手进行近距离射击。虽然配合上,还存在一点问题,可同样令李朝大军未能越雷池一部。
恰恰就在这个时候,兵力空虚的李朝大营后方,却突然响起激烈的爆炸声。随之而来,便是吵杂的喊杀之声。这种情况,令待在大军后面压降的三位都统心中一凉。
如果他们的大营被破,后路被断的话,这几万大军只怕全将覆灭于此。这种前面突破不了,后路又有可能被抄的危机,让不少李朝官兵已然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