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武帝之天龙八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七章 宣战李朝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定能震慑住李朝君臣。

    说完这些话,赵孝锡将从兵曹司衙门查抄到的脏银,还有那位秦知州家中所抄的脏银。全部交给刘宾代为处理,也做为随兵征兵的军费开支。

    为了让邕州军真正能成为一支精锐的敢战之师,赵孝锡也给武定派了三十名武卫教官。至于邕州的城防营,赵孝锡则让武定,挑选一位可信之人掌管。

    总之,伴随着赵孝锡进城,罢掉那位知州大人的官职,并移送朝廷进行三司会审。砍掉那位兵曹的脑袋,大量清洗有民愤的衙差捕快。

    整个邕州城的局势,似乎一下子稳定了许多。可鉴于刘宾的能力有限,赵孝锡最终提议,让现在担任其它州城知州的苏缄儿子,回调邕州担任知州。

    不管如何,当年在这里担任过一段时间通判的苏子元,在邕州城的威望不小。做为已故知州苏缄的儿子,眼下他在官场上的进步,其实也慢慢消退了下来。

    没人会永远记着,他是苏缄的儿子。可即将到来的反攻战,赵孝锡希望他来回邕州担任知州。接过他父亲的旗帜,替邕州也替他自已,洗刷当年的血海深仇。

    收到朝廷圣旨的苏子元,对于突然调任邕州知州,也觉得非常奇怪。对他而言,邕州无疑是他熟悉却心疼的地方。原因很简单,在这座城里,他无数亲人一夜尽丧。

    直到前来宣旨的王府卫队长,略显神秘的道:“苏知州,此次是王爷举荐,让你出任邕州知州。原因是,朝廷即将对李朝兴兵,王爷想给你跟邕州百姓一个报仇雪恨的机会。”

    一听这话,苏子元二话不说,很快跟继任的知州交接工作。同样带着一家老小,赶走邕州上任。对他而言,父亲的死,即是他的荣誉,也是他的耻辱。

    得知朝廷派来的新知州,是那位城隍苏老爷的儿子,一些年长的邕州百姓,也举手称快。当年苏子元担任邕州通判,也为邕州重建做了不少工作,拥有一定的民心基础。

    虽然只担任了短短一段时间的知州,可刘宾非常清楚,他才疏学浅,确实不适合担任一路首府的知州。可他同样清楚,配合好这些兴兵李朝之战,他应该还能更进一步。

    在与苏子元密谈了一段时间后,赵孝锡很快在邕州百官跟百姓的送行下,大张旗鼓的离开了邕州。而他留下的卫队精英,却开始进入紧锣密鼓的备战之中。

    等到李朝觉得,对面的邻居似乎有些情况不对时,却愣是刺探不出什么情报。有武卫联合布衣阁的监控,李朝派进广南打探消息的谍报人员,大多都死于非命。

    失去了情报的支持,李朝自然越发提心吊胆。可伴随着,李朝沿海,开始发生海盗袭扰的事情。李朝的君臣,也开始被沿海各城镇的状况而吸引了注意力。

    这次海盗,自然都是赵孝锡手下,那些不适合加入海军的原海盗假扮。他们要做的,就是在李朝的沿海各城镇制造混乱,让李朝的官军疲与奔命。

    而此刻的广南西路各城,城防营都变成了训练军营。一批批新招收的新兵,进入了漫长而又坚苦的训练当中。每批新兵试训结束,便投入清剿境内山贼的行动中。

    一直担心,大宋如此训练城防军,到底有何企图的李朝。得知这些城防营,训练出来之后,并没如他们担心的那样,挺进李朝,反而去找那些山贼的麻烦。

    谁都清楚,在两国交界的山林地带,山贼的数量确实非常之多。那怕李朝境内,也活跃着不少占山为王的山贼。李朝的官军,面对他们时,也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时间一天天,一月月的过去。而在得知,广南西路的城防营,都完成了一轮集训之后。赵孝锡立刻下令,开始往琼州跟邕州这些战时的后勤基地,大量运送粮食武器。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