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
只是对赵孝锡而言,能拿到五两军饷的官兵,必须个顶个的精兵。想拿他发出的军饷,那必须拥有真材实料。在他的军队里,混是永远混不下去的!
在结束审案的第三天,赵孝锡将从琉球赶来的吏部新锐官员,直接提拔到县令的位子上。当着全城百姓,给他们做了一番介绍,也算来了个与众不同的新官上任。
考虑到汀迈的县府,官员大多都老朽**不堪任用,赵孝锡也交待这位新上任的汀迈县令。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将县衙一应官员给配属齐全。
下一步,他会交待工部,加快修路的步骤。有了这个大工程,相应新上任的县令,也能给汀迈百姓,留下一个好的名声。总之,在赵孝锡手下当官,一切看政绩还有民望。
这些大多从大宋境内招揽到的新锐年青秀才,也是通过在新南城的实习,慢慢进入到琼州王府治下的吏部。不用通过科举,就能当上一府县令,他们自然非常珍惜。
做为王府的嫡系官员,他们都清楚,只要琼州王的威望不断提升。他们的官职,也能不断的提升。一句话,想进步,就看他们未来在官场当官的表现。
赵孝锡离开汀迈的时候,全城官员百姓都出城相送。甚至连被赵孝锡,整的一点脾气全无的陈延宗,也带着几位幸存的家族成员,到城外送行。
这次陈家可谓元气大伤,一些触犯律法的家族成员,被斩的被斩,被关押的被关押。他们通过扼索,得到的大量土地,也被一一宣判退还。
总之,陈家的威望在汀迈已经荡然无存,能保住现在的家业,也是赵孝锡恩外开恩。如果他们想重新崛起,一切就看他们未来的表现了。
对于汀迈的百姓而言,他们已然意识到,如今的汀迈已然变天。陈家再也不能跟以前一样一手遮天,那么他们自然不用,太过畏惧陈家的威望。
至于新到任的汀迈县令,在离开的时候,赵孝锡也特意提点过。对于陈家这样的大家族,不能打压的太狠,但要适当的敲打一下,让他们明白对官府的敬畏心。
如果有什么陈家能做的事情,也不要因为这次的事情,就拒绝陈家的加入。不管怎么说,陈家在汀迈,也是建族近百年的家族,底蕴还是有一些的。
离开汀迈的赵孝锡,并未返回琼州府衙。而是根据事前的安排,继续他的下乡视察之旅。其所到州县,官员无疑都心存敬畏,可百姓却夹道欢迎。
一些在任上没作为的官员,只要没犯什么大错,赵孝锡会给他们一个体面的离职。甚至想离开琼州的官员,他也会提请朝廷吏部另行任命。
而真正触犯了朝廷律法的官员,只要不是正职县令或知府,赵孝锡都一律当众斩首。他这一路视察,似乎都带着血腥之气,让整个琼州官员为之敬畏。
可对于一些百姓而言,他们却看到了希望。尤其每到一处,赵孝锡都会留下一些有助于改善百姓生活的基础建设工程。其中几个物资丰富的州县,更设立了专门的工厂。
只要那些工厂组建完成,附近的百姓,都有了除种田打渔外,另外谋生赚钱的机会。而这个时候,新南城的货物粮食,也通过海运的方式,源源不断涌入琼州。
这些低价物资粮食的带来,无疑也促进了百姓购买的热情。一些消息灵通的商人,更是跟着商队,陆续在各县抢占地盘,给这些县府也带来的丰厚的商业税收。
同治理琉球岛的规矩一样,赵孝锡抵达琼州,送给百姓最大的福利,就是取消农业税。而征收农业税的对象,便是那些掌控琼州大部粮田的地主。
一句话,人均三亩田地以下的百姓,可免交一些农业税赋。而这种法令,无疑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