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了。
得到赵孝锡建议的严律,很快就找经常跟商人打交道的礼部主事田佑富。得知这是赵孝锡的建议,田佑富也感叹,这位王爷真的太过大方了。
在与严律的对话中,田佑富听到一个消息,有些不解的道:“严老哥,你让人找先生,都是在江南之地找吗?江南之地的书生,只怕看不上这点纹银。
如果想要找肯干的书生,我建议严老哥可以去北方看看。相比南方书生都家境阔绰,北方书生大多都苦寒。要是有这样的条件,他们肯定不会拒绝的。”
听到这话,严律有些苦笑道:“田老弟,你以为我没想过吗?只是你应该知道,王爷这样大批聘请秀才一类的书生,多少会让人觉得,他在跟当今圣上抢人啊!
如果去北方招人,肯定瞒不过朝廷。到时朝廷追究下来,只怕王爷也不好象朝廷交代啊!而南方书生多,招收一批秀才过来,相信也不会引人注意啊!”
对于严律的担心,田佑富却小声道:“严老哥,你觉得我们王爷,现在会怕朝廷的训斥吗?我们身为手下的,只要完成王爷交待的任务就行,其它的不用过多操心。
眼下我们在北方跟南方迁移百姓,你觉得朝廷就真的不知道。可你何时见过,王爷担心过朝廷那些言官的参本呢?放心,这里可是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啊!”
望着田佑富一脸担心多余的表情,严律也觉得对方说的似乎有些道理。可他还是道:“田老弟,你这话说的不错。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找先生的事情,还多劳烦你了!”
对此,田佑富笑着道:“放心,如今这些在岛上做生意的商人,都巴不得让我欠他们人情呢?区区招揽一批书生,相信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如果王爷真的肯,给这些落榜的秀才,一个晋升九品县令的机会。我想,没那个秀才会拒绝这种诱惑。王爷这招名利诱惑,能抵挡的秀才只怕不多啊!”
这话倒说的一点不假,兼任新南城商务主事的田佑富。最近无疑是最为风光的人,那些番邦商人跟大宋商人,都希望从他手里拿到好东西。
谁都清楚,新南城出产的玻璃制品,份量本身就不多。要想先人一步拿到货,就必须巴结好这位商务主事。不然,拿到货的期限,就要比其它人长上一些。
虽说只是时间的早晚,可商人们都清楚,什么叫物以稀为贵。这种玻璃制品,尽管售价昂贵。可只要运到内陆,售价都能成倍增长。
运往类似吐蕃、辽国这样的游牧国家,那价格更能翻上几番。做生意讲究眼急手快,谁能拿到第一批货,意味着谁就能先别人一步赚到大钱。
正是田佑富所说,这些商人差的不是钱,而是这种新南城独有的商品。想买货,不光要有钱,还必须要有关系。谁让田佑富舒服了,那他就能先别人一步拿到货。
很不幸的是,以往只要塞钱,就能买通类似田佑富这样负责官员的商人们。突然发现这一招,在新南城似乎不管用,相反还会起到反效果。
用赵孝锡的话来说,如果拿他赋予的权利去贪污受贿。那么他会让这位官员知道,什么叫有命贪钱,没命花钱的道理。甚至行贿的商人,也将取消代理销售的资格。
总之,在新南城这里,一切都必须按照赵孝锡颁布的规矩来。可谁都清楚,掌控了发货权的田佑富。虽然不收受钱财,却多少会收受点人情。
这就意味着,谁让田佑富高兴了。下次他拿货的数量跟迅速,肯定会比别人多且快。有了这样的好处,商人赚钱自然也是指日可待了。
何况,根据赵孝锡订的规矩,这些玻璃制品。新南城不销售,只做批发商。至于商人将这些商品卖到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