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锡在密折中所提及的伏兵,就是化装进入三国的边境地带。将这种小冲突尽可能的扩大化,让他们无力顾及骚扰宋朝,替宋朝争取崛起的时间。
在赵孝锡将两封密折,通过不同的渠道递送京师时。这段时间,天天上朝听到都是,与番邦接壤地区有多少人被掳。多少村子被杀消息的赵煦,可谓心情极度的不佳。
一直希望听到点好消息的秦凤路,直到赵孝锡领兵进入也有一个多月,却没任何消息。这让赵煦也有些担心,这位堂兄会不会把事情搞砸了。
直到报捷的战报,通过驿卒的八百里加急。在汴梁城开门没多久,朝廷还未结束早朝时。那背着战报的骑兵驿卒,飞奔进城一路高喊‘兰州大捷’,引来京城百姓驻足观望。
等到这个背着捷报的驿卒,直奔皇城脚下,被守卫宫门的禁军拦下。望着那驿卒一脸的疲惫,还有那兴奋至狂的表情,禁军也清楚这种事情拖延不得。
很快将情报上报,清楚这段时间皇帝会边境战事苦恼的小黄门太监。立刻领着那位驿卒,往朝堂走出还喊出‘兰州大捷’的尖锐声音。
正在讨论御敌事宜的赵煦,还有一众文武官员,听到这‘兰州大捷’的声音。几乎同一时间停下了争论,将脑袋望向了宫门之外。
想到这个大捷应该是那位堂兄送来的,赵煦不顾天子形象已然走下龙椅,往朝堂的宫门中走出。那些文武大臣们,自然也跟了出来。
在那进入朝堂的台阶上,望着不断小步快跑的太监跟驿卒。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那驿卒端于手上的报捷盒子,期望这里面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好消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