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我的皇帝堂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45 番外-乾陵直播(完) 还有五…… (4/2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和李世民低声八卦道:“清河房氏是个大家族,我听说老房在家里为房如雪这个名字闹脾气呢。”

    李世民稍一思索就明白了,道:“房如雪已经确定是老房的孙女,其他人房家人凑什么热闹。”

    秦琼一笑道:“许是和老臣一样的心思。”

    李世民突然一拍腿,道:“坏了。”

    秦琼一惊道:“陛下,发生了什么事?”

    李世民:“一个苏定方就引出这些人,那薛仁贵呢?朕要是征高丽,叫薛仁贵的肯定得有一个折冲府。”

    这事极有可能。

    秦琼想笑又不敢笑,安慰道:“陛下慧眼如炬,既然能发掘第一次,也能发掘第二次。”

    李世民又揉眉头,道:“朕下一道诏令,禁言天幕谶纬。这也是为了保护后人,女帝女官女将什么的,朕什么都不知道,朕只知道把自己眼前的事情做好。”

    秦琼道:“陛下英明。”秦琼说完事,不敢多打扰李世民的时间,正要告退,就被李世民叫住。

    “你家小娘子要是真有志向,不如来宫中辅佐皇后做个女史。”

    “臣谢陛下。”

    一眨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李世民如历史一样开创了贞观盛世。

    二十多年前的天幕谶言慢慢沉寂,这在很多年轻人看来是无稽之谈。

    就好比有人对他人信誓旦旦地说,有一神鸟能做人言,他人皆不信。

    但是“唐三代后有女武王者”“女主昌”之类的谶言依然出现了。

    李世民又像父亲一样面临继承人抉择的难题,为了长孙皇后生下的三子皆活,他出于私心选择了仁厚的幼子李治。

    当年一起征战的小伙伴死得差不多了,就只剩下长孙无忌、李勣等人在身边。

    弥留之际,李世民紧紧握住李治的手,道:“年号一定要用永徽!要用永徽!千万千万!”

    李治悲恸地答道:“是,儿子记住了。”

    太宗薨逝,李治即位,改元永徽。

    永徽元年五月,李治来感业寺拜祭太宗,与之前相好的武才人相认,互诉衷情,情难自已。

    等长孙无忌李勣等老人知道这件事时,已经是永徽二年五月,怀孕的武才人被李治接到宫中,封为昭仪。

    但是娇媚柔弱的武才人就像历史上的那些惑主的宠妃一样被长孙无忌等人忽略了。

    他们以为未来已经改变,或者谥号为武皇的女子必定要汉武帝一样刚强坚毅,而非日日与萧淑妃争宠的武昭仪。

    直到几年后的一天,李治带着武昭仪来到长孙家,宴席之上对长孙无忌说道:“舅父,王皇后无子,朕欲立武昭仪为后,还请舅父成全。”

    长孙无忌手中的酒杯一下子掉落了,他直愣愣地看向武昭仪,然后又哭又笑。

    他们都想错了,包括太宗,武皇的武不是谥号,而是姓氏!

    李治没有得到长孙无忌的允诺,回去的路上与武昭仪坐在马车上,不解道:“舅父为何是这幅模样?”

    武昭仪的眉眼垂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