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媚娘突然想到太平公主的驸马,武攸暨。其人谨慎老实,胞兄武攸宁手握重权,人也聪明。
先用武攸暨,用施剑秋制衡,等施剑秋服众后,再调开武攸暨。
武媚娘既然决定采纳武婧儿的建议,用銮仪卫代替酷吏震慑群臣掌控情报,但前期还需要酷吏做一下过渡。
武媚娘眼前浮现了最得力的四个酷吏周兴、来俊臣、丘神勣和索元礼。来俊臣性格狂妄,不能给予太大的权利,而且又被武婧儿所厌恶,首先排除。
她渐渐将目光放在了丘神勣身上,军人出身,銮仪卫又从各卫抽人组成,这人的身份倒是符合。
想毕,武媚娘开始拨弄风云。首选,被人诬陷谋反的周兴诬陷来俊臣谋反,来俊臣也被下狱。
现在朝中的局势几乎将大臣们整迷糊了。三位宰臣因谋反入狱,三位赫赫有名的酷吏也因谋反入狱。:,,.
武婧儿将奏表放下,也说不出什么求情的话。这些突然高升的“武周功臣”很少有人能保持本心的。
大部分人都在高升之后,自恃功劳,收受贿赂、侵占民田……各种违法的事情犯了遍,尤其是来俊臣、周兴和索元礼这些酷吏。
武媚娘将此事交给了来俊臣处理。到了来俊臣的手里,几乎没有人能活着出来。巨大的变故让傅游艺清醒过来,悔恨不已,但已经晚了。
他知道来俊臣素来冷酷狠辣,不讲情面,自己又不得面见圣上辩解,于是在狱中绝望自杀。
傅游艺的死仿佛又重新揭开了血雨腥风的帷幕。来俊臣诬陷宰臣岑长倩、欧阳通、格辅元谋反,三人下狱。
岑长倩、欧阳通和格辅元下狱与立储有着极大的关系。武媚娘在武婧儿面前的想法是看下一代的表现,所以她才把李显一家召回来。
但她在大臣面前的表现则是倾向于武承嗣,这三人就是竭力反对立武承嗣为储君的人。
傅游艺的死是他自己招了圣上的忌讳,但岑长倩等人则是卷入了立储。
这件事情的处理结果直接关系到了以后的政治风向。若岑长倩三人被来俊臣杀了,说明圣上允可此事,则以后将会有更多的大臣卷入谋反的诬告中然后被杀,更多的人会把精力放在如何自保,而不是谋求国家发展上。
但若不杀岑长倩这三人,以后大臣都妄议储君,再发生一场政变,那武周将荡然无存。
武婧儿想了又想,辗转反侧。她既要武周长存,又要政局稳定谋发展。
还有,这些酷吏中,武婧儿认为来俊臣必须死,不然被他构陷灭家不知几何,武周的人才被杀也不知几何。
然而来俊臣就像武媚娘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有他在,群臣不敢有异议,莫敢有异动。
“陛下,你觉得现在的情形和未称帝之时,相比如何?”武婧儿终于还是忍不住出声了。
武媚娘拧着眉头看她道:“这几个大臣不知道好歹,枉顾圣恩,想要谋反,罪无可赦,你不必求情了。不杀他们,止不住那些狼子野心。”
武媚娘对于立储极为反感,尤其提到立两子的人。
武婧儿摇摇头道:“我不是为他们求情。武周初立,这三人就迫不及待议论立储事宜,动摇武周根基,确实罪无可赦。”
这三人难道不知道这些吗?身为皇帝,没有几个愿意在还是盛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