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该?”武媚娘显然对武婧儿的提议感兴趣了。
锦衣卫。
用明朝的锦衣卫制度替换无序滥杀的来俊臣等酷吏,这是武婧儿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实话实话,武媚娘得位不正,她时刻都要提防大臣勾连儿子推翻她的帝位。因此她选择告密和酷吏相结合的制度,震慑那些心怀前朝者。
告密暂且不提,但酷吏很多时候依赖酷吏本身的素质。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强项令董宣也是一位酷吏,但他搏击豪强,而且品行廉洁。再看看来俊臣,不提也罢。
武婧儿将锦衣卫的制度合盘说出,又说起可行性来:“陛下称帝之前在宫外布了一些人手监督舆论。这些人再加上告密的人,想必建立起来不难。”
武媚娘沉思半响,说道:“收集军政百官情报,掌管巡查缉捕,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个锦衣卫制度有点意思。你容我想想。”
说完武媚娘又看了一眼武婧儿,嘴角弯起道:“没想到你也会这些,小瞧你了。”
武婧儿苦笑道:“我也不知道这制度是好还是不好,但最起码这是拿到证据再去逮人,而不是随意诬陷,一手遮天。”
武媚娘起身,拿来了一本奏章放到武婧儿的面前,道:“有人诬陷丘神勣和周兴谋反。”
武婧儿接过来,翻看一看,叹道:“别人我确定不了,但这两人就目前的局势而言,不可能谋反。”
天下皆恨这两人残忍,怎么还会有人跟从他们谋反呢?
随意一想就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就是有人这样做了,而且笃定只要是谋反的罪名,武媚娘很大概率会处理掉这两人。
武媚娘道:“是呀。”她感到一股被挟持的不满。
从来都是她以谋反的罪名杀别人,现在却是别人借着她的手去杀人。武媚娘能高兴就怪了。
但谋反的背后涉及颇深,其中就有立储,武媚娘不得不被人借刀杀人,证明她坚决反对归政给李唐。
武婧儿也是感慨万千,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和武媚娘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在她们又不得不做一些事情维护武周的统治。
武媚娘心中很矛盾,政局稳定才能图谋发展,但若重心一直在稳定政局上,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图谋发展。但不稳定政局,就一切成空。
倘若她是男的,就像当年隋朝篡了北周的皇位,只要灭掉反对者,国家的重心很快就能进入建设当中,而不是千方百计地在维护统治上。
正因为她特殊的身份,才让这些大臣一次次地刺探自己的底牌,并且随时准备着颠覆武周。
晚上,武媚娘回到寝殿,她对武婧儿的提议十分感兴趣。一般来说,谁提议谁做事,但武媚娘首先就把武婧儿排除在做这件事之外。
于是武媚娘召来了施剑秋,这个在宫中做着锦衣卫类似事情的女官。
“朕欲在外面建立一支锦衣卫,收集军政百官情报,掌管巡查缉捕。你可有什么良策,有没有信心掌管这个部门?”武媚娘问道。
施剑秋并没立刻答应,而是思考了一会儿才说道:“圣上,建立锦衣卫容易,但若将情报网渗透到百官家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经营。陛下需要微臣,微臣愿意领命。”
武媚娘闻言,暗自点头,虽然锦衣卫的经营需要时间,但前期与告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