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临下的回头看了一眼,火光已经占据了半个城,伸出袖子抹了一把脸,他猛然间跳下城墙头去。
贴身侍卫前脚刚走,厮杀吼叫声又起一波,岳破军拖着隐隐作痛的双腿冒雨回了屋,墙上刀架上的偃月刀被红布盖着,本以为能够就此封存武器的岳老将军轻轻抚摸长长的刀柄:“老伙计,这最后一程,还是你我走的最亲,最近”
岳破军缓缓掀开红布来,一把长刀跃然眼前,这位老将军伸手握住重达四十斤的武器,单手提起拄在地上,他顺势坐上凳子,这一刻已经年迈的将军面对大门,红光满面,天上落雨院内泥泞,端坐姿态下,是视死如归。
悔不当初的千户已经杀红了眼,他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好心好意的将这些人接进来,给他们吃给他们住,这些人却还要与他们拼命,好心不得好报,反而让他众多袍泽死不瞑目,他恨呐,恨自己为何没有辨明忠奸的本事,双刀每一次挥砍,他总能无情地收走一条或者多条人命,可即使他勇猛无双,依旧拉不回要输的大势,头顶浩然巾百姓模样的厮杀之人基本没话,他们就如同一个机器般,不躲不避,悍不畏死,前赴后继之下,千人的队伍减少的很快,但同样的,这种以命换命的打法也让居庸关的将士苦不堪言,损失惨重。
说到底,他们属于后方,不再是能上阵轻易杀敌的将士了,年迈体衰的他们在城中本就是为了保证后勤而非战斗,比起对面的青壮年,他们与之还是有不小差距。
居庸关多数为退下来不愿归家的老兵,精英都在采桑城这个前线,虽说这些人打了一辈子仗战斗经验丰富,可在体力上,却还是远远不及年轻人,仅仅是三四波冲击之下,他们这边就出现了捉襟见肘的情况,千户呼吁众人边打边退,他们向自己将军居住之地靠近,试图最后为国尽忠最后一次,他们能感觉到对面的决心,那是想要将他们赶尽杀绝,不留一丝余地的态度。
千户最先闯出包围,一边给剩下的将士打开缺口,一边在雨中大喊:“弟兄们,今天咱们算是死而无憾了!老天带我们不薄,临死之前还让咱们为国捐躯,天下之大,青山处处可埋骨!都给我用上狠劲来!”
简单的两句鼓舞并不能使众人实力增加,可却能够点燃这些将士们心中残存的火光,行军打仗投降与当逃兵向来最是被人不耻,不管有没有人记得他们的名字,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是大多将士最后的归宿,没有人会觉得将士们的命贱如草芥,在盛行重武的周武皇朝,将士们的待遇永远高于士农工商,或许这些人为国家贡献了很多,税收,经济,人口,智谋,可承载这一切的基石却是那些默默无闻的英雄将士,他们或许没有读过书,但他们却懂得忠孝悌义,或许他们岌岌无名,可在为国征战之时,他们从不后退一步,南清皇朝将士青黄不接,肯卖命的将士越来越少,但居庸关这些退下来的老卒,一个个却是充满了风骨,马革裹尸他们丝毫不惧,甚至以此为荣,即使天子对于他们并未重视过他们,可他们依旧愿意前赴后继,他们也不想死,但他们知道,家国之说,是国在前,家在后。
居庸关的拧成一股绳,雨夜之中,脚下的泥泞开始变得鲜红,一个个倒下的人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加厚重,小雨冲不散的血腥味,似乎是他们不愿离去的亡魂,千户与将士们来到自家将军房子之时,八百多人已经不足二百,对面的千人队伍也折损了将近一半,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一战,南清的将士已是回天乏力!
千户守在门前,将士们呈现半包围与头戴浩然巾的反贼厮杀,越来越多的倒下,千户这边人影也越来越稀少,等到只剩下不到一百人的时候,这位千户脑子一热决定与这群反贼同归于尽!一脚踹开院子的大门,大手持双刀跑进院子,剩下的将士仍旧在浴血奋战,没一人跟上,今天的结局大致已经定下了,他们都不会活着出去,对于千户的这个行为,这群将士没有思考,也不用思考,同为袍泽多年,何人是何种性格,他们清清楚楚,若是说他们这些人中谁最是不惜性命,那估计就是千户了。
岳破军依旧坐在屋子里,他知道,自己不能随意出去,最好的结果无非是他的部下老卒全部战死,而他也在此处埋骨一生,将士们总会优先保护官职最大,最受他们爱戴之人,以他现在的身体情况,出去了,只会让将士们束手束脚,顾忌分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