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嫂子,还是先缓缓,再想想,世上拆开是夫妻字,原配夫妻白头到老,怎地是半路走能比的?”
“打他几下消消也就罢了,莫要往心里去,究竟也没喝多少!”
就在庄家小院隔壁,邻里们已聚集了来,熟练地劝解着闹架的夫『妇』——虽然邻里的‘里’字,早已在过去若干内逐渐废弃存了,但民间文化中却仍留有深深的余痕,所谓邻里三亲,从前天下各城中,都是细街、坊、里,每里要推选里长,可说事无巨细都能找里长来做主,婚丧嫁娶、出门返归,都需要里长的参与,别的说,就说如今可有可无的过所,从前便需要由里长担保,确认了有正当的出行需求,才能去衙门里领了过所,名正言顺地进行跨城市的流动。
因有了‘里’,邻居们彼此家事的过便显得顺理成章了,老邻居彼此知根知底,论平日有没有矛盾,遇事了也都来相帮相劝,因此胡家的情况他们是很了解的——个胡嫂子,的确是省油的灯,常来山望着那山高,嫌弃着丈夫会挣钱,没有事,在家时常摔摔打打,公婆也并恭顺。
她是仗着娘家兄弟多,倒过来骑到了丈夫头上,哪怕丈夫有一点儿错处,也是揪着放,从前过是哭己命苦,站在街门口诉说着胡家的坏处,而从买活军来了,那新婚俗推行开来了之后,挂在嘴边的便成了和离。
临城县归于买活军治下已经三了,新式婚书也实行了一,也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和离的人便慢慢地变多了——男人提的,女人提的都有,毕竟从前论是女提和离,或者是男提休妻,几乎都是极大的事,哪怕是男方休妻也是家门丑事,如果女人还生了儿子,便连家宗族都会大为反。实在是过下去的夫妻俩,哪怕是面言,那也能般过一辈子,是没有离婚个概念的。
买活军来了后,风便渐渐地同了,其中最大的同便是女人也能工作,而且获取相当的报酬,一点但大大地增强了女方提出离婚的底,而且让人意想到的是,也降低了男方提出离婚的难度——从前男人想休了女人,如果是有相当充足的理由,或是双方的家世差距太大,娘家宗族也是要上门来讨说法的。
因为被休的女人名声好,难再嫁,无处可去只能返回娘家,便等于是给娘家增添了无用的人口,既能种地也能做事,家务亦需要她来帮办。便等于是给她活路走,“孩子都给你生了,还要人往死里『逼』”?虽然娘家宗族也很难收留她,但样的行为还是很容易激公愤,定要来讨个说法,否则就怕落了个族中无人的印象,家族的女孩子出嫁后都要被人欺负了去。
但如今,情况便很同了,女人被休,固然名声仍然是难听的,但却至于没了活路——纺织厂是常都要人的,还有小吃摊、医院、清洁工,哪怕是修路,只要体力够了都可去,孤儿院、托儿所……要人的岗位很多,一天最少也是十文,扫盲班一毕业就是十五文,刚修来的女子宿舍,门禁森严、全新的水泥房,虽然屋子是局促了一些,茅房也要共用,但是一个月便只要两百文。
若是考过了扫盲班,认识拼音、会简单四则运算,一个月便是七百五十文,五百五十文可己花用,无论如何都是足够的了,而且五百五十文还只是买活军给的,倘若己再接一些缝补的私活,一个月六七百文任由己花用,哪怕是没和离前,很多女人也过上样的生活。
再加上宗族的团结凝聚已被家『潮』,及家中可避免的争吵极大地瓦解了,因此现在男人提和离的阻力也小了很多,妻子离婚的态度亦缓和了少,有时甚至是双方坐下来心平和地聊着,随后将也多的家私草草了,再一去官府登记——当然,聊着聊着觉得还妨凑合过的人数,其实还占了更多。
贫贱夫妻百事哀,但凡是富裕些的人家,夫妻真正过下去的还是少数,近半来虽然城里离婚的人家很多,但庄家条巷子倒还没出样的新闻。胡家是其中动静最大的,今日闹来的缘由,细听之下实在是可笑,便是今日亲戚家迎新办酒,胡大哥去走礼多喝了几杯,甚而都没有醉,胡嫂子就样翻天地闹了离婚。
街坊邻居心里其实多少也有些厌倦了,但为了家的安宁,还是要来劝一劝,否则真能吵到深夜去,日做工都没精神。刚里劝了胡嫂子,胡大哥大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