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贼在西林谢双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 (3/4)
bsp; 买活军现在经搜罗了一小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工匠,开始备料,但这几年内,想要大船还是只能去抢,连买都是处买的,如今没有船场会造好一艘船只等着人买,这东西都是深度定制,不可能有现货,甚至也没有愿意接外单的船场。
“即便现在开始准备,十年内能拿出可开到吕宋的大船,那都是很幸运的了。其中一大半应也只能抢掠俘虏海盗船,黄谨说的对,要去壕镜或者吕宋,非得和鸡笼岛郑家这样的大海盗合作不可。”自云县的连豪生这么说着,他家中是渔民出身,和海盗有一定的瓜葛。“正因为如此,便更不能畏难,越要现在就准备起。”
“衢江、信江的船只虽然走不了海,但可为我们的兵丁积累很好的航行经验。而且按小鹿子说的,信江的航运现在衰退得非常厉害,那我们可信江招揽一批船工,并且收买一些船只,虽然只能在信江航行,但有了船,在信江流域就多了一股势力,丰饶县取也好不取也好,此后我们买活军说话便渐渐算数了。”
这样畅欲言,却又都言之有,最妙的是还不用去保证执行,去想财政和后勤的会,大家都是很爱开的,陆大红也没有阻止大家快活的幻想,虽然她知道庄素为首的账房肯定对八成上的主意嗤之鼻——“哪里的钱!”,不话说回,她是情报员,是军人,是私盐贩子,唯独不是账房,陆大红也就乐得不管这些,加入了讨论之中。等讨论结束了,她和几个笔杆子留整会议记录,提炼出了要点,这份会议纪要第二天便躺在了谢双瑶的书桌上,成为了她每天必的成吨公文之一。
做领导者就是这样,每天不完的公文,开不完的会,还个个都很重要。谢双瑶早起健身之后,连开了三个会,别抓粮食、盐糖生产、廉政和防灾水利,午还有一些和百姓教育、商业贸易的会等着开,这份会议纪要她只能抽时间——她必须要在每个专业领域都依靠一批高级吏目为她思考,否则就她一个人,大脑风暴刮死了也不够用,而且让人沮丧的是,这些吏目在大脑风暴时很快乐,但谢双瑶并不能享这些快乐,还要不断评估这些举措背后的财政支出。
出兵浙江道是有百利而一害的,拿衢县和江县的建议谢双瑶也赞成,就是去拉练吧,大兵出动的开支,挤挤也能挤出。在信江招揽船工也是很好的主意,但买船就还是算了,买活军目前的账目盈余许多都投资在长线上,譬如说各购买女童,至少在两三年内都是投入,盈余要到五年甚至十年后才能变现。至于说黄谨的建策,谢双瑶也觉得大家的法有道,他如果能在买活军这里住上半年,建议很可能就大不相同了。
不很遗憾的是,黄大人的确需要快些把陆平送回武林去,至多只能在买活军这里住到他们拿衢县和江县之后,这只能之后再设法了,谢双瑶对黄谨还是很重的,她想请黄谨写一本教材,让买活军对大敏的官场至少有个常识,这类的教材原本于县令他们也可写,但他们的见识没有黄谨多,官位也没有黄谨高,很多事知其然而不知其然,不像是黄谨,胸有丘壑,陆大红眼光好,出此人不凡,机立断就把他给拐了。
注重海权、开吕宋,积攒力、缓图北方,不管是不是要不折不扣履行,这十六个字的建言,对买活军的展道路也不啻于有提纲挈领之效,只是得到这十六个字,花在黄谨身上的那一点功夫便不算是亏的,至于说在买活军和王大珰之间穿针引线,这只是添头了。按说这笔买卖稳赚不赔,但谢双瑶怎么想都觉得好像还没把黄谨现有的潜力挖掘殆尽,黄谨似乎还能为她解决一些许多别的问题,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
灵感就像是水里的浮木,隐隐约约『露』了一点脊背,但却始终难完全打捞,谢双瑶一整天都有点儿心不在焉,直到晚上睡前才猛然一拍大腿,被窝里坐了起。
“贼在西林啊!”她脱口而出,“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贼在西林!”
第二天一早,她立刻派人去找黄大人,黄大人也因此在短时间内有了两次面见六姐的殊荣——就连陆大红也不是叙职和茶话会时见了两次六姐而,谢双瑶在是太忙碌了,在开会外的时间要抓到她的人可不容易。
“我有个想法。”她对黄大人说,“礼尚往,是咱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初次和王大珰接触,在不好空手上门——黄锦衣卫,你觉得咱们这礼得怎么送才能同时讨到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