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人又大笑,笑得酣畅淋漓,好不快哉.
过了半柱香时分,二人笑声渐渐小了,心中却浮起了同样的悲伤沉痛.
吵过骂过,打过笑过,之后呢该面对的事情终究逃避不了.
二人仍并排躺在地毯上,朱厚照的神情渐渐严肃:"秦堪,我素知你有胸怀天下之志,你告诉我,你希望看到大明变成什么样子"
秦堪不假思索地道:"国盛,民富,商兴,军强,内无忧,外无患,民间百姓衣食无忧,朝堂大臣多一些务实能干之人,少一汹若悬河仁义道德的虚伪之辈,如此,臣愿足矣."
朱厚照叹道:"怎么可能有这一天秦堪,你的愿望太遥远了……"
"总要有个人站出来,身体力行地去做,做一天,一月,一年,或许改变微不足道,但是做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世道终会不一样,如同愚公移山,愚公干不动了,还有儿子,孙子,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做下去,总有一天会将那座碍眼的大山移掉."
朱厚照笑道:"你行事惯来聪明,机巧百变,愚公移山可不是你的性子,你怎会做这般蠢笨的事"
秦堪苦笑道:"欲变千年王朝乱局,谈何机巧,哪有捷径本是一件沉重且艰巨的事,所谓聪明和捷径,最终结果只会祸国误君,我可以不在乎身家性命,却不敢拿天下万千生灵玩笑,臣民百姓经不起这样的玩笑."
扭过头看着朱厚照,秦堪深深道:"陛下离开皇宫,在郊外农庄住了数月,你看到我大明的膨过着怎样的日子了吗京师郊外的农庄尚算富裕,岂知远离京师千里的贫瘠之地,百姓们又过着怎样的日子或许他们终日劳作,唯所求者不过饭里多一片油油的肥肉而已,我此生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大家的碗里多那么一片肉,让他们每日三餐安宁恬静地蹲在门槛外,扒着碗里的饭和肉,没有恶吏欺门征缴苛税.没有鞑子铁骑抢掠屠戮,我只想让他们安静的吃完,然后带着满足的笑容赤脚下到田野乡间,继续每日的劳作……"
叹了口气.秦堪道:"所谓‘国盛.民富,商兴.军强’,看似远大崇高的志向,其实归纳起来只不过是百姓碗里的一片肥肉而已,等到哪一天我大明所有百姓的碗里都有了这片肥肉.我想,我此生的志向已无憾矣."
朱厚照安静地听着,良久方才叹道:"秦堪,你是对的,想想我登基这十几年来,对朝政国事素来不喜,而我治下的大明却莫名其妙超越了成化弘治.已有中兴盛世之象,以前我犹沾沾自喜,自觉是古往今来英明君主,然而这几个月住在农庄细数自己的功过.却发现这中兴盛世与我毫无干系,全都是你和内阁诸位大臣治理下来的,一条条强国之策的推行,全部出自你们之手,而我,只是因为对你这个朋友毫无保留的信任,而只管点头应许便是,稀里糊涂十四年,竟真的治下了这煌煌盛世,秦堪,不得不承认,这些全是你的功劳."
秦堪笑了笑,道:"昨夜我已做下这震惊天下的大事,陛下待如何处置我"
朱厚照沉默半晌,反问道:"你觉得我该如何处置"
秦堪淡淡地道:"你重登皇位,然后杀了我和叶近泉,以平息昨夜京师之乱,平复京师朝臣军民人心……"
朱厚照有些奇怪地盯着他:"你甘心被我杀了"
秦堪毫不犹豫道:"当然不甘心,所以我出宫后打算马上收拾细软带上家小逃命,相信陛下很快就能发现,我不仅治国的本事强,逃命的本事也不小……"
朱厚照愕然瞪着他半晌,终于翻了个白眼,道:".好吧,钦犯秦堪在逃,家眷不知所踪,留下这个烂摊子我该如何处置"
"圈禁伪帝朱厚熜,裁撤司礼监,收回批红权,冷内阁成员至二十人,凡国事以投票席位表决,而内阁人选则以吏部和都察院每年对官员的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