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伪君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四十七章 兵谏逼宫(中)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秦堪!你到底意欲何为!”杨廷和拍案而起。

    “保命而已。”

    “辽东五万精骑入关戍卫京畿,可是出于你的算计?”

    秦堪坦然道:“不错。”

    “今晚北郊大营叶近泉兵马调动异常,也是你下的令?”

    “对。”

    “前几日承天门前杖杀一百余位大臣,想必也不是江彬的主意吧?那个蠢货绝对没有矫诏的胆子。”

    “不错,也是我所为。”

    杨廷和疲倦地靠在椅背上,仰天长吐一口气,缓缓道:“秦堪,你究竟想做什么?大明君权受制,臣权坐大,外有九镇数十万边军和各地无数卫所大军,内有拱卫京师三十万团营,区区五万辽东兵马,你能翻天么?纵然今夜教你翻了天,满朝文武大臣和勋贵能答应么?大明的天下是文官的天下,你能杀了皇帝,能杀尽天下千千万万的文官吗?”

    秦堪微笑道:“还是那句话,我想保命。”

    杨廷和睁开眼,狠狠地瞪着他:“你是个疯子!”

    “我只是个被逼到悬崖边上走投无路的丈夫和父亲。”

    秦堪的笑容渐渐收敛,盯着杨廷和道:“杨先生内阁首辅之尊,不知此生志向若何?”

    “当然是强国。”

    “秦某再问杨先生,我踏足朝堂十多年,平辽东,除刘瑾,镇民乱,开海禁,种种所为评价若何?”

    杨廷和已平复了情绪,语气缓慢道:“堪称功绩,可载青史。”

    秦堪不急不徐地道:“我之一生为社稷做的事情并不多,只有这么几件而已,然而,新皇登基后不仅急于除去我这个权臣,而且要将我做过的事情也一并抹杀,敢问杨先生,你若是我,如何取舍?”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老夫若是你,引颈就戮而已。”

    秦堪摇头:“不,我不甘心。如果我真是万夫所指的奸佞,如果我真做了祸国殃民的事,我甘愿赴死,但是我没有,先生可曾见近年来朝政渐渐清明畅通?可曾见愿奉天朝为宗主,每年朝觐的使臣越来越多?可曾见蒙古鞑子已多少年没有主动犯我疆界烧杀抢掠,反而是我边镇大军频频征伐草原大漠?可曾见海禁之后各地百姓越来越富足,甚至有的农夫也偷偷在衣裳里面穿上了丝绸,很多平民人家已由一日两顿变为一日三顿?”

    “杨先生,我说这些不是为了邀功,而是想告诉你,咱们的大明正在中兴,离强汉盛唐只差一点点,如今大明的这些改变。离我的抱负也还差那么一点点,我还有很多事情未做,大明的土地集中在太多权贵手里,农民失地必反。这点需要改变。大明藩王太多,藩王再生藩王。仅是皇室宗亲的开销,国库每年不知要花费多少银两方能填满这个无底洞,这点也需要改变,蒙古鞑子虽然转为守势。然而他们还未灭种,终究是一大祸患,更何况北方女真部落崛起的时日也不远了,不解决他们,大明恐有亡国之虑,还有东南的倭寇,西边的朵甘。乌斯藏,南边的占城,暹罗……除了这些邻国,天下还有更广阔的地方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征服,大航海时代马上要开始了,我们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这些邻国身上,天下,远远不止是我们目光所及的天下。”

    秦堪长长吐了一口气,苦笑道:“这些,就是我的志向,在我有生之年,我尽量做完它们,如果做不完,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能够做完,所以我不能死,因为人亡政息,大明近在眉睫的危机和机遇不仅错失,整个大明天下反而会倒退到弘治以前的景象,我和先生以及诸多名臣半生心血全部白费,敢问杨先生,你愿意眼睁睁见到一人一言而废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