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伪君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三十九章 边军入京 (3/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r/>    朱厚熜终于暴怒,他毕竟只有十二岁,心智城府再怎么妖孽,终究阅历太浅,满朝文武都是朝中打滚几十年的老狐狸,朱厚熜如何斗得过.

    朝会上,君臣两方不出意料再次大吵起来.

    朱厚熜和秦堪都在借势,互为攻守,君臣二人就这样你来我往互斗上了.

    朝会以朱厚熜怒冲冲拂袖离去为结束,然而,这只是朱厚熜个人料想中的结束.

    值日宦官尖着嗓子喊了声"百官退朝"便急忙跟着朱厚熜转回谨身殿更衣,可殿中文武百官却一动也不动.

    礼仪之争,是儒家既定的礼制,是朝臣的原则,原则不能破,名不正则言不顺,让这个不愿改认父亲的皇帝登基有什么意义本属于弘治一脉的江山岂不是从此拱手让于旁人大好的江山,既无内忧亦无外患,却莫名其妙把江山丢给了旁系,他们这些大臣将来在史书上会留下怎样的骂名

    殿内的大臣们沉默不语,不言也不动,可怕的狂风暴雨在静谧中酝酿成形.

    "孔子定礼制,天下始安,礼乐传延千年,圣天子岂可废耶严某不才,愿以死谏!"寂然无声的大殿内,严嵩咬牙高喝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话.

    紧接着,一个平常并不起眼,来头却很大的人站出了朝班,此人却是杨慎.

    说他不起眼,是因为他的官职,通政司左参议,他来头很大,是因为他的身份很显眼,既是当朝首辅大学士杨廷和的儿子,也是正德六年的状元公,更是宁国公秦堪的嫡长子小公爷秦康的授业恩师.

    严嵩振臂高呼之时,杨慎第一个站了出来,喊出了一句振奋人心闪耀千古的名言.

    "吾与严尚书同去!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ps:还有一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