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宅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5章 天卷帘水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个时候,乌八爷在口袋中揪了一点烟丝,随手塞到长长的竹烟杆头上,用打火机点燃了在吞云吐雾。听到问话之后,他迟疑了下,才说道:“这是归龙山!”

    “归龙……”方元目光微闪,笑道:“名字真好。”

    “又是归龙山,又是生龙口。”包龙图笑嘻嘻道:“八爷,你们乡里的龙真多啊。”

    “老祖宗传下来的叫法,我们也跟着瞎叫。”乌八爷含糊道:“俗称,都是俗称。”

    “……你们也真敢啊。”包龙图笑道:“在古代的时候,龙可是皇帝的专属,谁也不敢乱叫的,你们老祖宗敢这样起名,没被朝廷追究责任也是幸运。”

    方元公允道:“山高皇帝远,朝廷也管不到这犄角旮旯的事。”

    “对对……”乌八爷连连点头:“这山路难走啊,现在这条坑坑洼洼的破路,那还是几十年前,乡里发动群众一铲一锄挖通修成的。要是放在古代,不要说车了,就是驴马也很难通行,只能靠双腿走……”

    交通闭塞,无论古今都是统治阶级面临的头疼问题。在封建社会,朝廷的政令能够延伸到城市一级,已经算是政治清明的表现了。至于各个乡村,根本不用指望有什么统御力。

    所以为了维稳,巩固统治的根基,朝廷干脆放任乡村“自治”。当然,这个“自治”,并不是乡村百姓自己做主,而是通过士绅地主阶级掌控地方。

    什么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说白了就是皇帝与士绅地主阶段,一同掌握国家的权力。普通老百姓还是处于水深火热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前途命运可言。

    这也是为什么,王朝一旦走向末期,就算出了有作为的皇帝大臣,却依旧挽回不了灭亡的命运。主要是地方的根子已经烂了,维持统治的基础已经崩溃,自然解决不了问题。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建国以后,上层吸取封建王朝的经验教训,很明智提出要致富,先修路的政策。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政令自然悄无声息渗透到乡村之中。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修路也算是上层维护统治的根基之一,只要交通道路的工程不停,那么国家肯定不会大乱。

    “这路虽然能通车,但是真不好走。”包龙图忍不住摇头:“难道就不能再修一修,升级成为水泥路么?”

    “谁不想,但是没钱啊。”乌八爷说了老实话:“我们乡穷,指望县里,但是县里更穷,还指望国家救济呢。大家都没钱,想修路也修不起来。不要说修路了,就是修桥,也指望你们帮忙呢。”

    霎时,方元和包龙图顿时无话可说,修桥还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但是要说修路,他们真是爱莫能助,无能为力。

    要知道乡村偏僻,距离县城不是十几米,而是几十公里。这样长程的道路,这样浩大的工程,就算两人倾家荡产也负担不起。

    看到两人哑口无言,乌八爷也没有往下说了,而是转移了话题:“两位老板,你们在这里看风景吧,我前些日子在附近看到一株草药,现在应该已经成熟了,我去摘回来……”

    “八爷,你忙。”方元笑道:“不用管我们,我们再看看就回去了。”

    “好,那你们自便。山上陡,下去的时候小心点儿。”乌八爷关心提醒之后,就顺着山顶一侧而下,绕行到另外一个山头之中,然后再一拐,顿时不见了踪影。

    “……这老爷子,很神秘啊。”包龙图低声道:“似乎有很多事情瞒着大家。”

    “人生在世,谁没点秘密。”方元随口道:“这算是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