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是三爷家的……"大姨轻声道:"当年收成不好,三爷一家都饿没了,只剩下他一个.我爸见他可怜,就接济他几年.后来给他批命,说他是困龙,待在村子肯定没前途,需要出去闯荡,必成大器!"
"对对对."老人连连点头,颤声道:"如果不是阿叔的指点,恐怕也没有我今天.对了,阿叔老人家呢,我这次回来,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当面谢他……"
"去了."大姨黯然道:"十几年前就去了."
老人一听,脸色一僵,旋即长叹起来:"怨我,应该早胸来的."
"不怪你,当时我爸给你批命,我就在旁边听着."大姨摇头道:"他说了,你出去闯荡,四十年内不许回来.不然的话,肯定影响运程,直到成大器之后,困龙腾飞了,才没有这样的忌讳."
"没错."老人好像小鸡啄米似的不住点头:"我这几十来年,一直谨记阿叔的批示,终于等到了今天,才匆匆回来了."
"可惜,阿叔他老人家……唉."老人一叹,随之肃然道:"他人家在哪里,我要去给他磕个头."
"你有心了,一会儿就带你过去."大姨欣慰一笑,随之招手道:"六儿,老八,你们过来,这是你们叔,同堂亲叔!"
在大姨的叫唤下,两个老实巴交,模样憨厚的中年村民就走了出来,多少有些拘谨.不过在大姨的穿针引线之下,这认亲的戏码却有条不紊的进行.
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难得有个看模样很钱的人回来认亲,傻子才不认呢.所以一时之间,这个叫叔,那个应侄,尽是和气融融,欢声笑语的场景.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忧.在大家笑逐颜开的时候,却有人苦着一张脸,后悔莫及.早知道施家有这一个连县城领导都巴结的亲戚,她干嘛要反对这场婚事
现在好了,闹了这一场,该怎么下台
在中年妇人懊悔之时,老人忽然问道:"对了,你们这是谁在举行婚礼啊"
"唰唰唰!"众人下意识看去.
察觉众人投射过来的目光,中年妇人感觉这些目光好像尖利的弓箭,铺天盖地的往自己心口扎来,让她身心裂痛之余,也恨不能地上有条缝让她钻进去躲一躲.
也不能怪她,谁能料到世事居然这样无常,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居然还会峰回路转,来了个神转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