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而是次次如此。
这让他顿时起了警觉。他让人拉网式的去搜查,结果发现盯梢的人,居然就是京城告示社的记者。
可偏偏,这些记者又滑溜得很,像极了那油里的泥鳅,根本抓不到对方。
这一来,耿晋启更加的恼火了,当朝去怼黄迪行。
黄迪行继续一如既往的一推二五六,甚至还搬出了大条道理:
“耿大人,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你行的正做的正,你怕啥呢?”
耿晋启语塞。
他还能说些什么?他什么话都不能说呢。
又过了两天,耿府的管家拿着一份报纸,大呼小叫地来找耿晋启。
“大,大人,不好了,不好了!”
耿晋启有些没好气的:“干嘛啊?慌慌张张的?”
“您看!”
耿晋启接过来一看,顿时有种血管贲张的感觉,差点要脑溢血了。
只看那版面上赫然是“话本小说”连载。
这个版面,是萧逸之前
策划好了的。他的理由是,现在看书读报的市民比较多,这种人,是话本小说天然的消费者,如果能够用“连载”的方式来笼络住这些人,让他们追着往下看,这必然可以让报纸的销量节节攀升。
为此,他甚至还亲自撰写了一本《大梁僧人西游记》,大火。
现在。这个话本连载小说,题目赫然是《毒舌御史发家记》。主人公,是个名为耕精奇的御史。
小说的梗概,大概是这位耕御史,从小家境贫穷,为了圆他的科考梦,这位耕御史,就“卖身”给当地的一个地主,成为了一名赘婿。
此后,地主资助他上学,他的夫人也全力支持他赴京赶考。
结果这位耕御史做了大官以后,就嫌弃起自家的糟糠之妻来了,他甚至……
甚至什么,没了。
因为是连载,在篇末出现了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御史大人看着看着,便不禁大汗涔涔。
身子不知何时,甚至湿透了身。
这话本小说里说的,正是他的故事。他的出身,与里面的描述几无任何区别。
连过程一样,最后,他也嫌弃了自家的糟糠之妻,主动追求了京城一位大官的
女儿,然后……
这京城告示的记者,到底是从哪里挖到了这些料,然后还煞有介事地写成话本小说了?
难道,事情的真相,也都被那些人给发现了?
如果真的如此,那……
后果,不堪设想啊。
他擦了擦头上的汗水。随后,他装作若无其事地,对管家道:“不过是一篇话本小说而已,当不得真,当不得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