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治人治法 (3/10)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乃林侯官自取其败,只要恩师能在廷议不动不移,满朝的官员都会站在恩师一边。”

    沈一贯沉吟半响道:“你说得不错,但林侯官素来谨慎,这一次却敢如此大张旗鼓,莫非背后有圣意?”

    陈之龙笑道:“恩师,若百官反对,林侯官再有圣意又如何?岂不见王太仓如何。”

    沈一贯闻言点点头,疑心尽去。

    次日。

    林延潮,沈一贯奏请廷议,得到天子允许后,下发揭贴至参与廷议的官员手中。

    并且廷议参与官员进一步得到扩大,增为京师三品以上官员。

    看到揭贴的内容,京城的官员们可谓尽是哗然。

    按照规矩,在参加廷议之前,与会官员事先不准串议。

    但不与会的京官仍忍不住至与会官员门上走动,其中言论多是反对此议的。

    甚至有官员义愤填膺地公然抨击林延潮此乃残民害民之举,加征加派之实。

    不断有门生将朝野上下的舆论禀告给林延潮,不少人建议在此议款项上有所松动,减少反对压力。

    然而面对众门生的劝阻,纵使八风吹来,林延潮仍不为所动。

    孙承宗来至文渊阁时,但见林延潮正端坐阁中以密揭的方式向天子进言。

    “师相!”

    林延潮停下笔来,笑道:“稚绳,你来了。”

    孙承宗上个月又升官了,晋为太子宾客正三品,仍掌詹事府事。

    孙承宗坐下后,但见林延潮心无旁骛地写完最后几行,然后拿起纸张命王衡盖印发宫里。

    但见林延潮笑道:“以往事功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而今可谓惊天动地了。你看各省督抚已是来信予我,支持耗羡归公之事。”

    孙承宗道:“师相,学生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林延潮看了孙承宗一眼,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

    屋内气氛已冷,寒若冰窖。

    孙承宗连忙道:“学生绝无反对火耗归公之意,只是觉得此举容易引起百官相攻,师相为官一向谨慎,为何这一次冒如此风险?”

    “学生斗胆直言,俯请……俯请师相海涵。”

    林延潮叹道:“你还是依旧如此直言不讳。”

    “这些年来,已经越来越少人如此劝我了,特别是石东明致仕回乡之后。”

    石星在朝中与林延潮不和,屡屡在廷议上顶撞,最后林延潮忍无可忍,在一些事上为难石星。

    石星见此怒而辞官,期间多次与同僚言,林延潮忘恩负义。

    林延潮见石星辞官心底也有些愧疚,于是向天子上奏石星功劳。

    一治河,石星任工部尚书期间与潘季驯配合默契,黄河因此得以治理。

    二均丈,张居正死后,清丈田地之法险些废除,石星任户部尚书时于各省继续推行此法。

    三宁夏之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