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明朝生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五十三章 断根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岳阳翻了个白眼,“这句话也就能偏偏那些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这天下大了去了,我大明现在才占了多大的地方啊?充其量不过是九牛一毛,你能都占啦?再说了我也不是白占,我答应你,若是朝廷答应了我的条件我每年上缴的粮食和赋税可以再翻一翻。”

    “你这是什么意思,想用银子收买朝廷么?”杨嗣昌指着岳阳大怒。

    “随你怎么想!”岳阳豁的站了起来斩钉绝铁的说:“这件事不管朝廷答不答应我都是这句话,若是大人觉得不能答应那就请回吧,这里不欢迎你!”说完岳阳站了起来走了出去,这次见面不欢而散。

    “竖子安敢如此无理!”看着岳阳的背影,杨嗣昌气得身子直打颤,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一旁的许鼎臣赶紧上前扶住了他。

    “大明难道真的要完了么?”重新坐下来的杨嗣昌端起茶杯想要喝口茶,但拿着茶杯的手却不住的抖动,最后他干脆烦躁的将茶杯仍在了桌上发出了“当啷”一声脆响。

    良久杨嗣昌才颓然靠在身后的靠椅上,无力的扶着自己的额头轻声道:“直轩,难道山西真的保不住了么?”

    许鼎臣淡淡的说道:“阁老,下官才疏学浅,只知道若非没有岳阳山西早就成了鞑子的牧马场,若非岳阳山西宣大一带早已生灵涂炭。按理说岳阳身为大明臣子,无论其做出了何等功劳都是应该的,可如今已然是今非昔比,如今即便是朝廷不答应岳阳的条件又能如何?除非朝廷下决心出兵剿灭他,否则此时的他已然占据了大半个山西,我们又能徒呼奈何?”

    气氛一时间沉默了,两个人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最后杨嗣昌长叹了口气幽幽的说道:“是啊,如今朝廷没银子啊。在本官离京之前洪承畴给朝廷发来奏折,被困在麻城附近的流寇冲出了官兵的围堵又跑了出来,如今流寇们在湖北河南湖南各地流窜,洪承畴坦言他已经无力再围剿,请朝廷紧急拨发一百万两银子和八十万担粮食运往湖北,皇上为此愁得几天都吃不下饭。若是岳阳再反的话这天下可就真的不可收拾了!”

    许鼎臣试探的问道:“那您的意思是……”

    “还能怎么办?”杨嗣昌恨恨道:“此贼子饱受皇恩却不思报答,竟然挟兵自重要挟朝廷,可叹朝廷如今却拿他丝毫没有办法,真真是可恨了。”

    看到杨嗣昌愤愤不平却又徒呼奈何的样子,许鼎臣的心凉了,官当到了他这个位子眼光自然非一般官员可比,如今的大明朝廷早已经不是两百年前那个气吞天下万邦来朝的大明了,现在的大明早已暮气沉沉,犹如一个已经枯萎的大树,许许多多吸附在大明身上的诸多蛀虫早就将这颗大树啃得千疮百孔,只要一阵大风吹过,这颗大树随时都有倒下的危险……

    杨嗣昌就这样在太原住了下来,期间他一直不断的派出六百两加急和京城方面联络,半个月过后,他又一次找到了岳阳。

    今天的杨嗣昌仿佛苍老了许多,鬓角的白发好像又多了几根。

    岳阳没有跟杨嗣昌废话,很是干脆的说道:“杨阁老,这半个月以来您和朝廷一直不停的联络,想必今日已经有了结果了吧?”

    杨嗣昌今天很平静,他淡淡的对岳阳道:“皇上大致上同意你的要求,不过让你一人兼任宣大总督和山西巡抚一职是不可能的,朝廷没有此先例。你可以担任宣大总督一职,但巡抚一职不能就这么给你,你挑选出一人上报朝廷,而后由朝廷任命方可。还有,皇上也说了,除此之外你每年要上缴朝廷税银一百五十万两,粮食一百万担。”

    “可以!”岳阳情形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很平静的接受了这个条件,对于他来说银子粮食都不算什么,只要有了这个名份,他便可以将整个山西控制在手里。背靠着现代社会的他只需要三到五年时间便可以把整个山西都发展起来,届时他便可以山西为根据地,有了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后不管日后天下风云如何变换,他都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

    双方谈妥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