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已经决定,自己回头就把这个家伙踢回老家去,让他有多远滚多远。
最后,崇祯还是将目光投在了杨嗣昌身上。经过这些年的观察,杨嗣昌在崇祯心中的份量是越来越重,而温体仁也渐渐失去了崇祯的信任,此时崇祯甚至有了一个想法,如果杨嗣昌能把这件事办好,那么他就把温体仁撤下去,将杨嗣昌扶上首辅的宝座。
看到崇祯信任的目光,杨嗣昌沉吟了半响,这个回答太艰难了,他想了想才缓缓说道:“皇上,臣以为不管岳阳是否奉诏出兵,可他大胜鞑子却是不争的事实,朝廷若不对其褒奖必然会导致民间议论,百姓南面谁说朝廷赏罚不明,连歼灭敌酋之功朝廷都不褒奖,那今后还有谁人敢为朝廷效力,辽东那些人就更有理由懈怠朝廷命令了。因此臣以为不但要赏,而且还要大大的赏!”
一旁的温体仁冷冷的问道:“敢问杨大人,你说要大大的赏,请问你要怎么赏?如何赏?总不能封他为公爵吧?”
近段时间崇祯对温体仁的态度愈发冷淡,温体仁自然不会察觉不出来,崇祯中意杨嗣昌他自然也看得出来,象他这种眷恋手中权势的人自然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是以自然不会放过打击杨嗣昌的机会。
面对温体仁的反击,杨嗣昌只是看着崇祯一字一句的说道:“皇上,首先臣以为朝廷应该立即将洪承畴大人调到湖广一带剿匪,再将卢象升调回山西担任宣大总督!”
“什么?”
杨嗣昌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