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随着岳阳的话音落下,众人这才松了口气,吴三桂也松开了紧张的双手,更是长长吐了口气,只要不是自己就好,至于别人自己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而何可纲在岳阳的嘴里吐出自己的名字时,先是一阵惊愕,随后便是一阵怒气涌上心头,瞪着岳阳怒问道:“岳大人,本官哪得罪你了,你竟然如此陷害本官?”
岳阳也冷笑道:“何大人此言差矣,照你这么说,那本官是得罪谁了,竟然被派去做了这个差使?”
“你……”
何可纲虽然为人忠勇,但明显不大会玩嘴皮子,是以岳阳这么一反问就变得哑口无言,加之周围还有那么多同僚看着,最后只得长叹一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看到能把这位辽东左都督拉上自己的船上,岳阳也变得开心了不少,他朝卢象升以及众人拱了拱手笑道:“督臣,诸位大人,既然如此末将先行告辞了,大家放心,用不了两天末将就会和何大人回来的。何大人,事不宜迟,为了大伙咱们赶紧走吧。”
说完,岳阳朝着大帐外走了出去,而何可纲也只得无奈的闷声跟在了他后头,看着岳阳和何可纲消失的背影,卢象升突然觉得朝廷这次派这个家伙去跟京城的富户借粮好像是个错误,弄不好这家伙会捅出大娄子……
出了大帐岳阳笑嘻嘻的对何可纲道:“何大人,你说此去京城咱们带多少人去为好?”
被摆了一道的何可纲没好气的说:“圣旨里指明了由你做主,你看着办就是。”
岳阳也不生气。依旧笑道:“那好,既然如此咱们就带一千兵马进城就好,多了恐怕会被说闲话的。何大人。咱们这就进城吧……”
…………
今天崇祯退了朝后并没有在暖香阁里批改奏章,而是摆驾到了慈宁宫。一路上虽然柳绿桃红,春水和天光争蓝,燕子和黄莺齐来,可谓风景优美,但崇祯却没有丝毫欣赏风景的心情,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鞑子即将兵临城下,身为一国之主能高兴得起来才怪。
得到消息的周皇后赶紧率领着宫女太监在慈宁宫外接驾。崇祯下轿缓缓走到跪在最前头的周皇后跟前轻声道:“梓童,你这是干什么?赶紧起来吧,你也知道朕不喜欢这些虚礼。”
一身浅黄色宫装的周皇后坚持说了句“陛下,礼不可废。”。随后这才站了起来,和一众宫女拥着崇祯进了殿内。
进了殿内,周皇后帮崇祯将披风脱下交给了身后的宫女,又伺候他净了手,拿一张干净的白毛巾帮他将双手擦干净,这才柔声问道:“陛下,今儿个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往日里您不时还在暖香阁里批奏折吗?”
崇祯走到一旁的座椅坐了下来,将头深深的靠在椅背上。接过宫女递过来的茶杯喝了一口参茶。闭上了眼睛,感到一股暖流从喉咙流淌到胃里,这才长长的吐了口气道:“今天和那些大臣商议了一天的事情。朕感到累了,所以过来你这坐坐,休息一会后朕再过去批改奏折。”
看着丈夫苍白而憔悴的脸庞,今年才二十五岁的他眼角已经有了几道深深的鱼尾纹,眼窝也有些发暗,看起来比起他的实际年龄要高了几乎十多岁。周皇后就觉得心中一酸,眼圈也有些红了。她哽咽着说道:“陛下。国家大事千头万绪,哪里是一个人能批改得完的,您虽然贵为天子,但也要保重龙体才是。”
听着周皇后哽咽中带着真挚的情感,崇祯缓缓睁开了眼睛看着周皇后笑道:“梓童,你这是干什么?朕不过是有些累了而已,你也不必如此伤感吧?既然老祖宗把江山社稷交给了朕,朕就要将他治理好,否则日后朕到了地下也无颜见列祖列宗啊,眼下东奴已经打到了昌平,不日将抵达京城,卢象升领着大军在城外抵御东奴,大军却缺银两、缺粮食,可朝廷却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