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明朝生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六章 探查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和普通的部队比起来岳阳麾下的夜不收可以算是装备最为精良的人马了,由于常年和科尔沁以及察哈尔部落打交道,这两年岳阳用粮食、布匹、食盐和茶砖等东西换来了大量的牛羊和战马。如今岳阳麾下的骑兵都是一人双马,而作为全军喉舌的夜不收一旦外出执行任务,通常的配置更是达到了一人三马。

    “苏老大,苏老二,马匹都喂好了吗?”

    白开开口问,虽然白开是小队的伍长,但苏家兄弟年纪都比白开大,因此对他们白开还是很客气的。

    “都喂好了,再吊下马就行了。”

    回答的是苏家老大,他低沉的应了了一句后就不说话了,从兜中掏出烟斗,静静地吸起来。

    苏家兄弟年纪虽然在全队里不时最大的,但猎户出身的他们却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善于弓箭,而且在来到应州军后更是喜欢上了米尼式火铳,如今的他们一旦手持米尼火铳便可做到百步穿杨的本事。

    而苏家兄弟不但练了一手好强,还擅长喂养马匹,这喂马可不是简单活,每天三顿料不能断,野外哨探行军,还尽要那种上好的豆料,一匹马一天起码四斤料,八斤草。甚至有时还要用盐水炒面供应,否则马匹掉膘跑不快了,也难以快解决疲劳。吃饱喝足后,还要将战马的马头高高吊起,助其消化,他们八个人便有二十四匹马,其中有好几匹便是专门用来驮运各人的口粮与草料。

    几个人一起动手将这些战马的马头高高吊起,过一会众人又分别将各自的水囊装满水。忙完了后勤之事白开又将众人叫到了一起。

    “诸位兄弟,我一脸观察了好几天,现这些日子鞑子来往于昌平和良乡只见的探哨越来越频繁,我估计鞑子大军很快就会继续南下。我本应将消息迅传回大营,但苦于一直没有捉到过舌头,不知道鞑子南下具体的时间和规模,所以我决定顺着鞑子留下的痕迹跟上去,最好能捉住几个活口拷问一下,这样咱们才好回去禀明大人。”

    苏家老大从口袋里摸出一杆旱烟,又掏出一包小东西,打开后掏出一根细小的木棒轻轻划了一下,“哧啦”一声脆响,一道亮光闪过,那一小包东西在花光的照耀下显露得一清二楚,原来竟然是一盒火柴。

    岳阳往返与明朝和现代两个不同的时空,不停的往明代鼓捣东西,虽然一些敏感的东西他弄不到手,但是象一些普通的物资还是可以弄到的,火柴就是其中之一,这种小东西也以快捷方便的优势很快在山西北路流行起来。

    苏老大一连吸了几口旱烟,过了一会的烟瘾这才缓缓说道:“我没有意见,这几日鞑子在京畿这块地界上也威风够了,是该给他们点教训了。”

    奎爷和愣子没有出声,两人只是静静的坐在地上,只是两人的眼中都射出了一丝兴奋的光芒,对于习惯了刀头舔血日子的夜不收来说,战斗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本能。

    苏老二则问道:“白头,咱们还能追上鞑子吗?”

    白开冷笑道:“那些鞑子的探哨如此肆无忌惮,有什么不好追的,只要稍加留意一定可以找到他们!”

    追踪侦查是夜不收的基本技能,几乎所有的夜不收都会,而白开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白开的特长之一便是精于追踪之术,想追几个清兵并不是难事,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精制的油皮圈筒,从内中却是抽出一张地图。他铺开后,七八个人围着地图,轻声商议起来。

    对于查看地图这些人都不是外行,对于他们来说查看地图几乎就是家常便饭。作为夜不收,除了要有出众的格斗搏杀能力外,还要学习各种侦查知识,甚至天气地理,旗号金鼓等等都需掌握。甚至人人都要粗通满蒙言语,还掌握了大明各地多种方言。

    众人又看了一会,白开说道:“你们看,从这里道昌平有一百多里地,鞑子在中途肯定要停留歇息,毕竟他们也不时铁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