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女扮男装后我登基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16 称帝之路 陈登发现比起徐州豫州……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州军大破董卓旗下骁勇善战的徐荣、李傕,他们简直不敢想徐州军对上豫州军是哪般的模样。

    但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在陶谦那没讨到好的他们开始琢磨着暗地里搞破坏。

    糜家在徐州可是地头蛇,在燕绥的吩咐下他们早就做好了有人来捣乱的准备,在有人出现在晒盐庄子外探头探脑时,就立即告知了驻扎在庄子里的豫州兵卒。

    兵卒们直接上诸葛连弩,下手丝毫不留情,然后将尸体往大海里面一扔,在糜家的配合下毁尸灭迹。

    世家找上门来,就一概不认,反正徐州府衙也不敢将他们都带走关起来,不然驻扎在豫州和徐州边界的铁骑可不是吃素。

    燕绥还听了贾诩的建议,在边境试验火/药的威力,更是声震徐州。

    糜家还替燕绥拉了一个重要的支援——徐州下邳陈氏。

    陈氏年轻的当家陈登早年被举孝廉,任东阳县长,他体察民情,体恤百姓,深得百姓敬重。今年,陶谦提拔他为典农校尉,主管徐州的农业生产。

    年仅二十七岁的他已经是徐州的高官了。然而,当他因为听说豫州水利、农具有了重大革新,主动和陶谦请缨作为使者出使豫州时,才发现自己居然已经算大龄了。

    豫州的郭嘉、司马朗等人自不必说,都是及冠之年,竟然还有诸葛亮、庞统、法正、马钧这种年轻过头的少年人在府衙做事。不但职位不低,听说龙骨水车、水坝兴修等工程都是诸葛亮和马钧建造出来的。

    他不由对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的燕绥心生好感,凡是他接触的官员,就没有一个是酒囊饭袋。和豫州的高官打交道,效率特别高,对方也从来不摆官架子和索要贿赂,简直是天下十三州里面的一股清流。

    “豫州现在官员上岗竞争很激烈的。”陈登的一位名王元的好友现在也在颍川郡就职,但不是传统的官职,而是府衙指定的商业部部长,专门负责规范物价、反不正当竞争、举报官商勾结的。

    当然,在豫州这样的关键岗位上任职也有代价,那就是他们家的商业不能伸手到豫州,燕绥一向奉行利益规避的原则。在权衡过后,陈登的这位友人果断放弃了从商。身为商人之子的他在其他州郡处处碰壁,只要在豫州才能接受一视同仁的考试,最后凭借才华脱颖而出。

    “为何把徐州的铺子都给卖了?”陈登觉得不可思议:这位好友简直是把所有身家都押在了豫州刺史身上。

    豫州收购了他的商队和在徐州、扬州、豫州所有的商铺。

    拿到钱之后友人并没有大量置业,只是在阳城和阳翟各买一套房屋,其余的钱全部都捐给了阳城的学堂和育婴院。

    “还是因为竞争很激烈,”王元叹息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我可不想被人举报啊,总是被人调查很繁琐的,影响工作进度不说,还影响心情,我干脆就将商铺都卖了,将财产登记在府衙的财产登记簿上,能少很多麻烦。”

    “我在来豫州的路上,在每个府衙的门口和城墙门口,都看到了意见箱和举报箱。”陈登觉得奇怪:“这东西约束力这么大?”

    “使君时常说在高处久了,不管多么自律的人都会膨胀起来,只有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才能让保证在正确路上运行,所以以身作则接受举报和意见。”王元说:

    “可真别说,自从有了各种各样的监督和举报之后,现在和同僚打交道特别顺畅,大家都在为百姓做事儿,不敢轻易推脱。”

    “这分明是动了许多士族的利益,居然使君的官职还这么稳,真的很不可思议……”

    陈登虽然出身士族,却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