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开局召唤不良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9章 钱币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集市

    李烨品尝的一下蜜饯,味道不错,虽然比不是宫廷特制,但也有七分味了。

    “小东子,打包两斤。”

    “诺。”

    “谢谢客官,一共30魏元。”

    店主混迹市井多年,看眼前三人的穿着打扮,就知道非富即贵,立即麻溜的完成打包。

    付钱的事情,当然是小东子办了。

    魏元,便是李烨推行发布的新货币,用来稳定物价,方便商业的发展,对于每一枚铜钱的重量都有严格的要求,主要铸币权收归中央。

    铜币主要材料是铜,而铜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并不是一张纸被人赋予价值成为钱,所以哪怕是非常劣质的铜币,本身也存在价值。

    就像直百钱的质量非常差,含铜量低,属于劣币,但是它确实是铜币,可以用于流通和交易。

    蜀国官方说一个直百钱可以换100个五铢钱,但是这中间存在着巨大的含铜量差距,在价值方面完全不对等,所以借助这个价值差,才能快速充盈府库。

    在蜀国,一个直百钱相当于原本的100个五铢钱。

    假设你是一个商人,在蜀地做生意,一张桌子原价30五铢钱,别人用一枚直百钱购买,而你还得找给那个人70五铢钱。

    官方发行直百钱,以此获得中下层手中的五铢钱,这样铜就集中到了上层,可是长此以往,就会在蜀地形成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而直百钱价值会急速下跌。

    以上买桌子的例子,在魏国和吴国就行不通,各国货币不同,就会有汇率上得差距,一个直百钱,不可能在魏国和吴国买到原价值100个五铢钱的东西。

    铜币的价值,关键就在于其含铜量的多少,含铜量在根源上决定着钱币的最终价值。

    只有保持价格与价值的相对均衡,才能让经济平稳的发展。

    几百年前,秦始皇统一货币,就是因为七国货币不同,给各地造成很多的麻烦。

    一到乱世,就会出现各式各样含铜量不标准的货币,因为这是榨取利益的手段。

    虽然含铜量不标准,但本质都是铜,都能流通,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各地货币不同,价值不同,价格不同。

    比如:甲地钱币含铜量高,一碗面5钱,乙地钱币含铜量低,一碗面500钱;人又不是傻子,甲地人到乙地吃面,怎么可能付给店家500枚甲地钱币呢?

    况且,铸造铜币的技术要求并不高,现有的铜钱也可以熔化重铸,劣币的出现如果霸占市场,就会出现大量的仿制品。

    仿制铜币和仿制纸钞这种造假行为有区别,它属于私自铸币,仿制铜币本身也含有铜这个一般等价物,所以具有流通性。

    官方可能只想发几万直百钱,但是‘以一当百’的直百钱流入市场,就会出现民间私铸情况,而仿制的直百钱,也会流入市场,加剧通货膨胀。

    私铸货币一旦与官府货币保持一致,就会非常麻烦,首先他私铸的直百钱和你正规发行的直百钱一样,外型一样,重量一样,没法证明它是假的;其次在古代的环境,根本不可能准确追踪钱币的流通。

    私自铸币在有得时期是罪,但是知法犯法的人少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