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开局召唤不良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6章 科举与选官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r/>    虽然张松和不良人之间交流不断,益州的情报和兵力部署,基本上都泄露了,但那峰峦如聚的地形,才是攻下益州的最大障碍。

    历史上刘备入川之战,打了将近三年,他是什么情况?

    刘备的几万主力已经基本进入了益州内部,刘璋前期像个傻子一样被刘备骗,给钱给粮,结果刘备不帮他打张鲁,还在当地收买人心。

    葭萌关在刘备手上,白水关的杨怀和高沛被庞统用计骗来杀了。

    在这种优势下,刘备打了三年,如果不是马超投降,威慑刘璋,刘璋凭借成都固守,再打一年完全有可能。

    按照目前的情况,刘璋听了黄权的计策,这样大大增强了魏国攻克巴蜀的难度。

    “到底是先蜀,还是先梁呢?”

    对于灭蜀和灭梁的先后,李烨还是决定改日找群臣来商讨一番。

    灭蜀的主要难度在山川之险,而灭梁的难度在于梁国后面的吴国。

    一旦李烨大军包围寿春,曹昂为了保护都城,只能从合肥调军,而吴国必然会乘虚而入,攻打合肥。

    现在吴国的濡须防线已经让李烨头疼的了,再加一个合肥,那就更难受了。

    还是水师的问题。

    吴国目前现在就瞪大着眼睛盯着魏国,他们是不会让魏国轻易获得淮南之地的。

    沉下心思,还是得先去处理政务,目前天下格局趋于稳定,必须蓄积国力,一战而灭一国。

    此时此刻,魏国的士子们,也是分外活跃。

    在魏国建立后,每年的正月,在邺城都会举办民间的集会,被誉为神都聚会,这场集会是由各个家族的那些公子举办,用来提升名望的。

    虽然科举制在魏国推行已经有些年了,成为了做官最广泛的途径,但是科举在历朝都不是做官的唯一途径。

    在现在的魏国,譬如医部,你让那些医学生去考科举?科举普遍的监考和考试,也不会出和医学有关的,还不是得医部的那些医者去招弟子。

    再就是商部,科举考的成绩好,就能当好商人?还是说科举会教你怎么当商人,或者能判断出有没有做商人的潜质?

    至少这两部的招募官员方法,都不在科举之列。

    科举能选的,主要是一些行政、军事、司法之类的人才,很多种类的人才和官员是没法通过科举获得的。

    很简单的例子,就拿县级单位,科举可以选出县令、县丞、县尉、功曹,但一个县不可能只有这几个官吧,其他那些附属官员的诞生就和科举没有关系了,由地方官员在当地招募,并上奏朝廷。

    总不能县里面招个文书,还得科举来选吧。

    最能彰显人治而非绝对法治的,就是李烨任命诸葛亮担任襄阳的太守,诸葛亮没参加科举,而且直接当到了太守级别。

    科举不过是适应需求的工具而已,帮助君主获得权力的工具,只不过在这过程中,给了寒门学子希望。

    而且这也是一个借口,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君主或者说利益集团手中,科举又不像高考,还给你查分申诉之类的。

    哪怕你考上了,但是君主看你不顺眼,就是不录你,也是白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