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开局召唤不良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1章 司马懿的分析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魏王素来勤政,此番怠惰上朝,不过是他在了解情况罢了,自从建安五年,魏王南征以来,至今已有两年有余,他需要时间了解邺城这两年来的风吹草动。

    魏王的儿子们,也渐渐长大了,当初魏王让崔尚书和于中丞来负责对公子们的教导,不过是因为南征,防止内部出问题而已。

    崔琰高风亮节,同时也是冀州本土世家的代表人物,于谦是外来派系,年少有为,深得魏王信任,这两人之间存在制衡。

    既然近些年,魏国不会有大规模的对外征战,那么魏王的眼光就会向内开,围绕在魏王身边的臣子,已经成型,叔达,你此时入朝,也难接近权力中心。

    与其被委派当一个县令,后者部门小官,不如好好研习文武,以待时机。”

    听了司马懿的分析,司马孚算是恍然大悟,拱手道:

    “愚弟受教了,不过以二哥的能力,准备何时入局?你视为对手的那个诸葛亮,可是在南阳战场立下功勋,被魏王升为襄阳太守,协助王鲨军团驻扎在对吴前线。

    以后若是伐吴,他绝对能获得不少功勋,二哥,你不急吗?”

    “呵呵,”司马懿笑着说道:“有什么好急的,孔明虽然靠近战场,但也远离朝堂,未来争的,关键在朝不在野,得选对人,或许我和他,都在以各自的手段,逃避而已。”

    司马孚知道司马懿说的选对人是什么意思,现在无论能力再怎么优秀,也不可能进入魏国的核心决策机构。

    无论是司马懿还是诸葛亮,都知道魏国身边的核心,是国师袁天罡、沮授、田丰、郭嘉、贾诩、刘基。..

    论才智,诸葛亮和司马懿都自信不输于他们,但也不敢说一定能超越他们,而且那些人都是追随李烨多年,深受信任。

    所以,真正让司马懿和诸葛亮在意的是,下一代的权力核心。

    而最关键的就是大魏的继承人。

    李烨目前从未透露出想要立谁为太子,况且在权力斗争中,太子也不是安全的。

    所以司马懿和诸葛亮,现在都不敢贸然表露出自己的意象。

    诸葛亮借助在荆州的机会,拿到了协助前线协防的机会,光明正大的暂时不用搭理太子之争。

    司马懿就没这个好运气了,被扣在了邺城。

    虽然各个公子年纪还不大,但是他们背后的母系势力,可是一个个小团体,他们会帮忙拉人。

    在那些人眼中,司马懿或许籍籍无名;司马防老态龙钟,没什么价值;但是司马朗现在可是地方上的二把手。

    凭借着司马朗的影响力,来拜访司马府的人也不少。

    司马懿很少见客,都是司马防去应付着。

    打发走了司马孚,司马懿一边研究着手中的阵图,一边想着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司马懿虽然目前没想好投给谁,但也不代表他整天缩在家里面,相反他经常出去参加二世祖们的各项娱乐活动。

    在这个世界上混,朋友很重要。

    王宫内

    李烨也在甄宓的服侍下,换好王服,带上龙渊剑,在一众侍从的簇拥下,前往甘泉宫。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