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韩浩,赵俨会拒绝李烨给出的优越待遇,但因为李烨灭梁后的做法,赵俨也敬佩李烨这个敌人,自然也不会投靠他国,率军攻魏。
按照魏国的律法,守丧之期被改为了三个月,这三个月,也是李烨给曹氏一族下达的收拾东西的时间。
确实不杀他们,但也要迁走他们,不可能让他们这样的地头蛇待在谯县,其中如果有不愿意的,那就可以试试魏国的刀斧手,手艺如何。
三月守丧期后,李烨让赵云率领三万士卒,护送曹氏和夏侯氏,包括与其关系密切的,共计数万人口,前往河北。
这些人到了河北,也会被按照亲疏关系进行分化,有得在冀州,有得在青州。
寿春
曹昂虽然心中悲痛万分,但还是挑起大梁,在寿春宣告天下,继位梁王,并派出使臣,联络吴国,希望达成联盟。
这就是弱国的悲哀,哪怕在官渡的时候,孙坚坑了曹操又如何?孙坚屡次趁虚攻打合肥又如何?
现在梁国弱小了,面对强大的魏国,他还是得派人去吴国祈求联合。
孙坚面对曹昂的使臣,摆了一番架子后,也是答应了联合。
联合倒是其次,关键是孙坚也在找机会拿下淮南。
现在荆州已经到手了,下一步就是淮南和巴蜀,借此进一步完善防线,准备和魏国南北对立。
对于局势,无论是孙坚还是吴国众臣,都非常清楚。
魏王强势,已经不可避免。
关键就在于,魏国强大,却没有强大的水师。
除非魏国训练出能够击败吴国的水师,否则吴国就是安全的,而强大的水师,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魏国训练水师的时间里,吴国的任务就是拿下淮南和巴蜀。
交州倒是次要的,纵使士燮真的想搞手段,让一个将领,带五千人就能挡住他。
弱国就得不断权衡利弊,抓住每一个机会强国。
建业大殿上
周瑜建议道:“大王,如今魏国拿下来中原,必然会进行休整,同时训练水师,臣估计五年左右,我大吴与魏国不会发生大规模战争,但五年后,将会有一场绝对两国命运的决战。”
“周将军以为,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等。”
“何意?”
“魏国在对我国发动全面战争前,一定会谋划巴蜀和淮南,若是魏国攻打巴蜀,我国则攻打淮南,若是魏国攻打淮南,我们则西进巴蜀。”
“好,大将军所言甚合孤意,各部还需加紧训练,尤其是水陆之间的配合,大将军莫要让孤失望。”
“臣遵旨。”
周瑜在打下江陵后,就已经被孙坚升为了大将军。
“鲁肃。”
“臣在。”
“监造弓弩以及各种攻城器械,孤下次一定要打下合肥!”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