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开局召唤不良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1章 曹氏的活路 (5/11)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因为没有意义。

    判断一个事情的真相,就得看结果对谁最有利。

    虽然没有实际的证据,但是矛头指向李烨。

    如果仅仅是这样,曹操只会觉得李烨是个麻烦的对手,不会认为他可怕,之所以感到一丝恐惧,是因为布局。

    这些操作的实施,需要提前的安排,而李烨在黄巾起义后,更是每一步都走在了天下诸侯的前面。

    直观的看,这是李烨的本事,再加上李氏在河北的影响力,拉起来一支军队,并逐步扩张。

    但看本质的话,在灵帝上位不久,他们李氏就已经在为造反做准备了,否则不可能在乱世中行动如此迅捷。

    灵帝时期,无论是曹操、袁术、袁绍,还是董卓、公孙瓒、刘备、刘焉,这些人可没有篡位的野心。

    黄巾起义,灵帝的死,董卓乱京,诸侯讨董,这一步步才激起了天下人的野望。

    复盘李烨的操作,他早就决定反了,李氏一族,都在做准备。

    在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忠君思想盛行,而李氏的造反准备,才让曹操觉得意外。

    甚至他们在思想层面也算计到了,开学府,寻找诸子百家传人,来分摊儒家的压力。

    一切都是为了终结刘汉的统治。

    当朝廷忙于朝堂上的宦官与外戚的争斗时,各地已经是风起云涌了。

    一切的开端,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与大泽乡起义不同,陈胜和吴广是没有提前准备的突然起义。

    张角可是筹备了多年,教徒遍布天下,这么多年,大汉官方完全没有关注,若是没有唐周告密,洛阳都可能陷落。

    曹操不禁深思,黄巾起义真的没有被发现吗?

    而且,张角筹备了那么多年,结果自己不到一年就被镇压了,转而的就是各地诸侯开始发展。

    李烨也真是吃了黄巾起义的红利,才迅速崛起。

    对于这些,不过是曹操的猜测,分兵之计,他和曹仁说过。

    要论心狠和手段,曹操并不认为自己比不上李烨,只不过李烨已经占尽天时。

    在没有地利和不确定有没有人和的情况下,胜算不大。

    曹操得给曹氏后人留条活路。

    曹氏若被灭族,九泉之下,有何脸面见列祖列宗。

    曹仁走上城楼,心中也想到了当初曹操对他说的话。

    “李烨这个人非常可怕,做敌人会很恐怖,做朋友得防一手。

    他敢违逆世间的道德纲常,为了自己的目的,会不择手段,会权衡利弊,而且同时还会树立在世人眼中的良好形象。

    而且,天子的死,和他脱不了关系,但在世人眼中,他却是个勤王讨贼的忠臣。”

    曹操的政治嗅觉非常敏锐,纵使对刘协的谋划,进行的非常完美,但曹操还是发现了一些端倪。

    无论董卓和西路军,将水搅得多浑,获得最多好处的便是李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