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开局召唤不良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1章 曹氏的活路 (3/11)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义。

    黄巾起义与大泽乡起义不同,陈胜和吴广是没有提前准备的突然起义。

    张角可是筹备了多年,教徒遍布天下,这么多年,大汉官方完全没有关注,若是没有唐周告密,洛阳都可能陷落。

    曹操不禁深思,黄巾起义真的没有被发现吗?

    而且,张角筹备了那么多年,结果自己不到一年就被镇压了,转而的就是各地诸侯开始发展。

    李烨也真是吃了黄巾起义的红利,才迅速崛起。

    对于这些,不过是曹操的猜测,分兵之计,他和曹仁说过。

    要论心狠和手段,曹操并不认为自己比不上李烨,只不过李烨已经占尽天时。

    在没有地利和不确定有没有人和的情况下,胜算不大。

    曹操得给曹氏后人留条活路。

    曹氏若被灭族,九泉之下,有何脸面见列祖列宗。

    曹仁走上城楼,心中也想到了当初曹操对他说的话。

    “李烨这个人非常可怕,做敌人会很恐怖,做朋友得防一手。

    他敢违逆世间的道德纲常,为了自己的目的,会不择手段,会权衡利弊,而且同时还会树立在世人眼中的良好形象。

    而且,天子的死,和他脱不了关系,但在世人眼中,他却是个勤王讨贼的忠臣。”

    曹操的政治嗅觉非常敏锐,纵使对刘协的谋划,进行的非常完美,但曹操还是发现了一些端倪。

    无论董卓和西路军,将水搅得多浑,获得最多好处的便是李烨。

    当时的李烨已经隐隐成为天下第一诸侯,恰逢其会,天子封王,让各路诸侯,都名正言顺的统领境内,而收益最大的是李烨。

    在李烨稳固地盘后,董卓和刘协就先后死了,长安的汉室老臣几乎全灭。

    没有合适的人继位,大汉的根一下子断了,而李烨不仅趁着西凉军首领更替的机会,剿灭了西凉残部,更是获得了为天子报仇的美名。

    如果灭西凉之后,李烨借机会称帝,那么天下诸侯便可以声讨他,但是李烨没有,依旧顶着大汉魏王的名号,继续攻伐天下。

    这时候,各路诸侯的野心都膨胀了,每个人都在没有大义的情况下征伐,那么魏国的出兵,也是合理的。

    这些事件,每个诸侯都是获利者,所以他们不会深究,因为没有意义。

    判断一个事情的真相,就得看结果对谁最有利。

    虽然没有实际的证据,但是矛头指向李烨。

    如果仅仅是这样,曹操只会觉得李烨是个麻烦的对手,不会认为他可怕,之所以感到一丝恐惧,是因为布局。

    这些操作的实施,需要提前的安排,而李烨在黄巾起义后,更是每一步都走在了天下诸侯的前面。

    直观的看,这是李烨的本事,再加上李氏在河北的影响力,拉起来一支军队,并逐步扩张。

    但看本质的话,在灵帝上位不久,他们李氏就已经在为造反做准备了,否则不可能在乱世中行动如此迅捷。

    灵帝时期,无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