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开局召唤不良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5章 粮食危机 (2/11)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战争上了。

    至于日后兖、豫、徐,三州的百姓,只能尽力而为。

    不过,徐州应该没什么问题,从刘备东海国抄到的家底,再加上青州的援助,徐州世家提供的粮食,养活徐州百姓还是可以的,而且今年徐州战事已经结束,这些百姓可以赶上春耕。

    我国的农民大多非常勤劳,只要安心种地,然后少些剥削,养活自家不是问题。

    最让李烨担心的还是,日后兖州和豫州的几百万人怎么办?

    “来人。”

    一个侍从快步走了进来。

    李烨写了一封信,装在竹筒里,交给他,说道:“立即送到邺城,交给范仲淹。”

    “诺。”

    李烨写信给范仲淹,就是要他督办购入民间粮草。

    战争之后,发放粮食可是非常好的收拢民心的手段。

    当然,前提是不损害国家利益,以及目前领土百姓的生活。

    在不动这两个根本条件的情况下,李烨让范仲淹,自己把握着筹措粮草。

    什么是国家利益,得保证我几十万大军征战的军粮,也得支持发放各级官员的俸禄,这些人要是有异动,会动摇国本。

    而保障目前领土百姓的生活,更是大魏的根基所在。

    总不能派官员去河北四州强征军粮,然后对百姓说,你们饿一饿,每天少吃一些,先把粮草给兖、豫、徐,三州百姓。

    河北百姓会愿意吗?

    至于拿钱财买,也得看他们卖不卖吧。

    这个年代,粮食是最根本的硬通货,手里有粮食,比等价值的钱财要有用多了,绝大多数的东西,都能用粮食换到。

    至于关中至雍凉地区的百姓,他们好不容易才从西凉之乱中缓过来,今年才混上温饱,税收都处于减免状态,就别提分出粮食增援其他州郡了,自己过好,别要中央调拨粮草支援就不错了。

    想了想,李烨又写了一封书信,又叫来一个侍从。

    “大王。”

    “你把这封书信,快马送给崔琰。”

    “诺。”

    接着是第三封,写给沈万三。

    叫来侍从,令其送出。

    找崔琰是给他透个消息,击败曹操,占据中原后,李烨计划来一大波封赏,就像现在中原不定,百姓缺粮,要他发动世家,捐一些。

    这个暗示够明显了吧。

    清河崔氏,百年风骨,他们几乎是河北氏族的领袖,由他们牵头,事情可以好办一些。

    “唉,为了百姓。”‘

    李烨有些叹息,感觉随着势力的扩大,压力的增大,终究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了。

    写给沈万三的书信,是要其带着商部,监督市场,以免出现大举哄抬物价的情况。

    李烨非常清楚,以目前中原战场的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