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开局召唤不良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0章 曹操的空间换时间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六月初六,定陶会盟。

    四国使臣将抵达此处,共同签订《伐魏盟约》。

    定陶城位于梁国境内,曹操作为盟主,自然是携一众官员,亲自到场。

    荆国派出的特使是尚书令蒯良,吴国特使前将军周瑜,东海国特使尚书令田畴,这三人都是各国举足轻重的人物。

    中军大帐之中

    田畴率先向曹操提出了三路分兵的战术,即:刘备攻打青州,刘表攻打南阳,曹孙联军与魏军主力相持官渡。

    听完田畴的一番论述,曹操只是不屑的看着他,眼中露出寒芒:“你家刘备,够精明的啊,吴国呢?也同意?”

    周瑜拱手说道:“我国赞同田先生提出的战术,魏国势大,常规战法难以取得效果,多路进攻,或可取得奇效。”

    “三路大军,间隔千里,一旦有难,无法及时救援。”曹操明确提出了这个战术的弊端:“一旦被魏国逐个击破,我们将无力抵御魏军南下。”

    “魏国虽然强悍,但是也有其弊端。”周瑜明白,得给这些盟友一些信心:

    “他们需要防守的地盘太大了,且我盟军有着多路进攻的优势,那么何不将这些优势发挥起来,三路进攻,只要两路取得优势,则魏国必乱,且漠北完颜以及关中李郭、西凉马腾,都是他们尚未解决的问题。”

    曹操已经看出来了,这些人是铁了心要分兵,如果自己再加以阻拦,盟军可能就要散伙了。

    “此事没得商量?”

    三人齐声道:“还请盟主决断。”

    “好啊。”曹操的目光在三人身上游走:向我示威?罢了,任由你们作,孤也得留些后手了。

    “就依照诸位。”

    “盟主英明。”

    “然对魏国发起决战,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绝不可贸然进攻,否则无功而返是小,损兵折将是大。”

    打仗不是说打就打的,粮草、军械,准备都需要时间,特别是这种国战,需要筹备的就更多了。

    “孤决议,建安五年,秋收后,三路出兵进攻魏国!诸位可有异议?”

    现在是建安三年六月,按照曹操的规划,对魏国的北伐,将在大约两年半后进行,对这个决定,蒯良和周瑜,都表示没意见。

    曹操虽然击败了袁术,但是库存损耗不少,而且淮南地区也需要时间恢复,刘表的部队,几个月前才被戚继光给揍了,孙坚就更不用说了,好不容易和江东士族之间的关系破冰,孙家真正坐稳了江东,这三家短时间,都不宜发兵,需要攒一些家底,至少要能支持各部兵马和魏军对峙两年。

    大规模的国战,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的,打到后期,其实比的就是双方的综合国力和后勤。

    今天的会盟,主要也是定下一个笼统的战术,然后签订盟约,再各自回去攒些家底,等府库充盈了,一同北伐。

    田畴他是万万没想到,曹操居然有如此魄力,将大战延后两年半,要知道在这段时间里,足够李烨拿下关中和西凉了。

    曹操当然想到了这一点,但是没办法,他们想击败李烨,就只有这一次机会,从长远来看,魏国拿下关中和西凉,威胁绝对会更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