烨,平定黄巾,剿灭逆贼公孙瓒,击破乌桓,赫赫功劳,皆以在目,朕念其蔼,大义可嘉,特封为魏王,以魏郡、赵郡、巨鹿郡为封国。”
念完后,小黄门将圣旨卷了起来,低声下气的说道:“魏王,这圣旨……”
“居然陛下如此厚爱,我又岂能辜负。”
李烨走上前,拿过小黄门捧着的圣旨:
“臣,李烨,接旨谢恩。”
“那,那小的就告辞了。”小黄门对李烨躬身施礼。
“是否需要盘缠?”李烨将圣旨放在桌案上,询问道。
“不、不必了,岂敢让魏王破费。”
小黄门哪里敢要东西,麻溜的离开州牧府。
小黄门刚走,在大堂里的田丰、沮授、刘基、郭嘉、范仲淹,都对李烨拜道:
“臣,恭贺主公封王!”
典韦反应慢了半拍,也立即拜道:“恭贺主公封王!”
“都起来吧。”
“谢主公。”
李烨对于这个封赏并不在意,即使刘协和董卓不给,时机已到,他也会自取,这就是有实力的好处。
“根据长安的情报,这次一共封了九个诸侯王,一帝九王,估计天下会在短暂的安定后,掀起狂风暴雨。”
为什么会有短暂的安定,那是因为称王的许多程序和安排,比起一般的开府,都要复杂许多。
刘基拱手问道:“主公,既然您被封为魏王,那王宫需要建造,还有都城选择,制度确认和官员安排等诸多事宜,我们得做准备了。”
李烨想了想,说道:“国都自然定在邺城,至于王宫的话,将州牧府与李府,结合周围的地区整合一番,进行改建,就不必新建了。”
作为诸侯王,王宫不能没有,但是改建与新建相比,能省下一大笔钱。
“希文,王宫之事,由你督办。”
“诺。”
“公与、伯温、元皓,关于制度改革之事,你们做下汇总,并整理出来。”
“诺。”
汉代的制度需要改革,这一点李烨在和几位核心的谋臣商议后,已经有了大致的框架。
既然被封为诸侯王,那么也可以将新的制度实施了。
“奉孝,对于军队方面,依旧按从前的军团制度,暂时不做改变。”
“诺。”
目前军中将领,许多都是为了方便他们带兵,而破格提拔的,短时间内,自然是不需要在加封。M..
“你们都下去准备吧,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臣等告退。”
五位谋士退了出去,开始完成各自的任务。
李烨所说的时间,自然是长安那边忽悠董卓称帝的事情,等王允弄死董卓,在诱导西凉军内战。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