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的将领,让孙策陷入了苦战,也有些惊讶。
这些年,孙策的武艺进步非常快,现在即使是孙坚也没把握可以稳赢孙策。
此时出现了能与孙策较量的将领,自然会受到重视。
“伯符,若是招降此人,毕为江东,增加一大战力。”
“公瑾所言有理啊,可是这太史慈,心怀旧主,难以招降啊。”
孙策自然想招揽太史慈,可那太史慈也是个硬骨头。
周瑜倒是想了个好主意,在孙策耳边一阵嘀咕,孙策听后,赞叹道:
“公瑾,此计妙啊。”
当晚,刘繇在大营内,惊魂未定,彻夜难眠,此时他们已经陷入了绝境。
四万大军损失过半,手中只有五千人了,更要命的是粮草只有两日了。
更重要的是,刘繇身边,已经没有靠得住的大将了。
泾县
被活捉的太史慈,非但没有遭到虐待,反而被孙策礼遇。
孙策与周瑜,同太史慈,彻夜长谈理想。
对于太史慈,希望手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的理想,孙策和周瑜也非常认同。
不过,太史慈依旧心念旧主,不愿意归顺。
次日清晨
孙策归还太史慈武器和马匹,亲自送其到城门口。
“子义,此番希望你能劝刘繇退步,我在渡口准备了船只,只要刘繇的将士解除武装,我可以放他回去。
再战下去,你应该明白,你们没有胜算,不要做无辜的牺牲。”
“我明白,不过还需要主公同意,”太史慈强调了一句:
“若是主公愿战,那我亦将与伯符在战场相见,若是你败于我手,我也会放你一次。”
“我不会败。”孙策自信的说道。
“那慈就祝愿伯符,百战百胜。”..
“借你吉言。”
双方拱手施礼后,太史慈策马离开,前往大营。
孙策看着太史慈离开,眼中带着留恋之色。
周瑜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孙策身边,“伯符,他会回来的。”
“嗯。”
周瑜已经定计,太史慈在江东受到礼遇,但回去后,必然会受到刘繇的猜忌。
届时高低落差,太史慈还有多少选择?
“公瑾,咱们也该准备了。”
“没错,刘繇绝对不会妥协,就只有逃往南昌,和刘磐汇合。”
“公瑾留守泾县,防止刘繇反扑,我和陈武、潘璋,带两千骑,去阻击他们即可。”
“好,伯符小心。”
“放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