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比如修建大型补给点,现在已经派出工匠前往釜山,海参崴和北海道,除釜山是会雇佣朝鲜百姓之外,海参崴和北海道将会押解建虏战俘前去修建.
因为建虏战俘够多,因此朝廷已决策,同时还要开始修建堪察加半岛和阿留申群岛上的补给点.
剩下的建虏战俘将会暂时安置在鞍山挖铁矿,等待下一批补给点的修建.
至于那些罪囚,按罪行轻重,发往远近各个补给点做一些轻点的活计.刑期满了之后,便会释放回国.
此时的钟进卫,刚刚从紫禁城出来,在去皇家研究院的路上.
他的带刀护卫,已经增加到了十人,东厂调过来的番役,更是达到了二十人,仍然是顾百川和王鹏为首.
一行人全都骑着马,浩浩荡荡地走在街上.只要是京师的百姓,虽然他们很多人没有见过钟进卫,却也能从服饰上猜出为首的那位,是他们尊敬的兴国公.因为只有钟进卫的护卫中,才有东厂番役.
没人敢打扰国公爷,都及时避到了一边,然后用尊敬的眼神目送国公爷远去.
钟进卫对于京师百姓对他的感觉,也有所察觉.正因为这样,他看着街道上的繁华,心中的压力就更大了.
这表面的繁荣,到底能不能持续,发展成为真正的繁荣,一切都在粮食这个问题能否解决.
.钟进卫带着期望,来到了研究院.也不用门卫通报,直接熟门熟路地找上了微伯宋应星.
在宋应星的诧异和惊喜之色中,未等他上前参见,钟进卫就已经先问了:"长庚,去年交代的那些农作物,情况怎么样了"
宋应星一听,就知道兴国公是指蕃薯,玉米和土豆.他见兴国公如此着急这事,就连忙禀告道:"国公,在京师及其附近几个省份试种的产量,都不是很如意.不过每种都有一些差别."
简单说了一下,缓了缓兴国公迫切的心情,宋应星就先请钟进卫上座.光站那,就显得太不礼貌了.
钟进卫也无所谓,直接往上座一坐,然后就抬头看着站自己面前的宋应星,示意他继续说.
"国公,蕃薯好像是怕冷,因此北方试验的结果很不理想.不过根据国公的建议,在农田和荒地上都进行了试种,发现产量差不多.也就是说,蕃薯也可以种在荒地上,可以不占原有农田.只是产量太低,还需要不断改良品种才行."
钟进卫听得点点头,马上指示道:"你接下来要尽量选取那些不太怕冷的品种,朝廷准备往辽东大面积种植,能收获多少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