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眨眼间就是崇祯五年了.没过多少时间,早已安排监测渤海解冻情况的快骑很快就回到了京师.
这一日早上,太阳虽然冒出了头,可寒风还在凛冽地刮着,使得阳光显得很弱,不能让人感觉到一点暖意.
但是,在京营的校场,却早已站满了士卒.今天是崇祯皇帝检阅新军的日子,每个士卒都精神抖擞地站着.
新军士卒穿着厚厚的棉甲,外面罩着新式军服.燧发枪握在右手,斜靠在地上.枪口端上着的刺刀,反射着阳光,显得格外刺眼.
点将台下侧,以曹文诏为首的将领也在寒风中站着,和士卒一起等待崇祯皇帝的驾临.
基于这样的天气,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准备.估计要等一段时间后,才会见到崇祯皇帝.毕竟这天太冷了,来晚一点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崇祯皇帝却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晚过来.他们站了大概不到半个时辰,御驾就到了京营驻地.让他们更想不到的是,崇祯皇帝是骑马而来的.
没有文武百官的陪同,就只有钟进卫伴驾左右.崇祯皇帝的精神很好,浑然不惧凛冽的寒风,不时和钟进卫说笑几句.
在点将台的后半段,特意加盖了挡风的遮板.但崇祯皇帝没有过去,而是站在点将台前,打量着底下一万三千左右的新军士卒.
行过跪拜礼之后,新军士卒的站姿就由稍息改为立正.一个个昂着头,挺着胸脯,极力在崇祯皇帝面前表现出他们高昂的精气神.
崇祯皇帝看看新军,又侧头注意到伴随自己而来的大汉将军.他发现大汉将军看上去虽然更为高大威猛,可在这寒风中,却缺少一股新军身上散发出的彪悍之气.
这么一对比,新军的精锐就显得更为突出了.崇祯皇帝对此很满意,他向钟进卫点点头示意了一下.
钟进卫就转身对身后的曹文诏下令:"演习开始."曹文诏是演习地实际指挥者,马上就通过令旗开始传达将令.
点将台上,崇祯皇帝终于走到主位上坐下,边上就是钟进卫作陪.
点将台下,新军士卒开始收缩队列,做演习前的准备,同时让出了中间的一大片空地.
随着鼓声响起,从点将台的左侧开始出现五百骑马的新军士卒,按照正常行军队列从台前经过.当他们过了点将台绕了半圆时,忽然从前方冲出五军营将士扮演的建虏.
崇祯皇帝饶有兴趣地看着,只见新军士卒快速下马,在很短的时间内结阵,端起燧发枪预备.
不管出于那方面的安全考虑,演习的新军士卒并没有配发铅弹.他们只是假装有铅弹,射击,装填,再射击.
崇祯皇帝注意到新军士卒装填的速的速度很快,他有点吃惊,问钟进卫道:"钟师傅,在战场上,燧发枪的操作也是如此之快么"
钟进卫稍微往崇祯皇帝那边侧身靠了过去,然后解释道:"步骤是差不多的,就是少了一个铅弹,实际装填的速度大概也是这么快."
这时,从结阵新军的侧面又冲出了一队模拟建虏.只见新军从容不迫地开始变阵,由"一"字队列变成了"八"字队列.变阵的速度很快,也丝毫没见慌乱.
崇祯皇帝看到这里,又向钟进卫问道:"钟师傅,数量多的话,这队列变化会不会有问题"
他知道人少变阵容易,人多的话,可能就不那么简单了.因此,他才有此一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