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借天改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九十章 建虏求和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钟进卫看着慷慨激昂的崇祯皇帝,他心中也颇为激动.有这么一个有志气的君王,实在不应该亡国啊!

    忽然他想起,好像偏题了.之前是在说辽东的事情,怎么说着说着又说到水师去了.

    于是,他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臣还得去尽早准备,及时运输物资到海州去."

    "钟师傅,能否让别人替你去,京师这边有许多事情,都需要你在这里才行."崇祯皇帝一听,就和钟进卫商量道.

    需要钟进卫搭把手的内阁,锦衣卫指挥使等人都看着钟进卫,希望他能留下来.

    但钟进卫严肃地摇摇头道:"陛下,恐怕不行.奴酋皇太极此人,绝对不可小觑.之前的时候,建虏大军云集,却硬是被新军从海州走到了牛庄驿.建虏遭此大辱,必然会有针对性的准备.臣估计,这次要一路打过去才行."

    辽东战事,唯有钟进卫最为权威.他这么说,文华殿内其他人也只能同意他的观点.因此,崇祯皇帝就对钟进卫道:"既然如此,那钟师傅早做准备,早去早回."

    事情就这么定了,散会后钟进卫就去准备运送物资之事.

    可在当天晚上,当钟进卫和儿子玩了一会后,正准备睡觉之时,宫里忽然来人,传旨钟进卫,紧急觐见.

    大晚上的还要招进宫去议事,显然是大事.钟进卫担心什么地方又出乱子,就急急赶去紫禁城.

    在路上的时候,他又碰到了早上开会的会友.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唯有进宫了才能知道.

    崇祯皇帝早早就在文华殿内等候了,他的身边就只有王承恩伺候着.

    被传诏觐见的官员基本就是内阁和六部尚书以及都察院的高级官员,他们一起在午门外碰头,一起进了文华殿.

    崇祯皇帝一见他们都来了,就从御案上拿起一份东西.在烛火的映照下,面色有点奇怪地道:"山海关孙师傅八百里加急,说建虏向大明求和.愿仿蒙古例,受朝廷册封,称臣纳贡."

    崇祯皇帝的话,犹如在平静的湖面突然投入了一块石头,激起了层层波澜.

    "陛下,不会是建虏的缓兵之计吧"

    "陛下,建虏为何突然会议和,其中定有阴谋!"

    ""

    文华殿内声音嘈杂,好像忽然之间就变成了菜市场.

    内阁首辅温体仁出列,先喝止了嘈杂之音,然后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建虏可有提具体的条件"

    崇祯皇帝把手中那份东西递给一边的王承恩,让他转给底下的臣子看.然后他先说道:"大致的要求是朝廷从海州退兵,并开放边关互市.作为交换,割让盖州卫和獐子岛一线以南地区给大明."

    钟进卫听得暗暗冷笑,皇,皇太极还真想得美.先不说建虏原本就是大明的臣子,聚众造反,抢夺大明土地,杀大明百姓,哪能让他们说和就和了.还想仿照蒙古,要大明皇帝的册封,真是想得美!

    不要看建虏一下割让那么大的面积出来,其实这些地区就是渤海湾的突出地带,都是沿着海岸线的.建虏面对大明水师的骚扰,防守很是吃力,直接割了对他们反而是减轻了负担.

    另外从去年开始的几次战事,都冲着建虏的粮食等物资而去,特别是沈阳破袭战,更是烧了建虏腹地的不少粮食作物.

    现在建虏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