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借天改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四十五章 这一年 (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已.

    锦衣卫虽然权限缩小,只监察军队了,但却又多开辟了一条路,就是锦衣卫政委.在能预期的将来,锦衣卫政委将牢牢地把控军队系统,权力比起以往,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得到了实质性的加强.

    而东厂也有不少收获,虽说内部多了个无影无踪的廉政公署,却能在法理上压了一直以来作为竞争对手的锦衣卫一头,成为皇上最高爪牙的存在.

    这一年中,原本并没有多少期待的国企,竟然屡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但解决了不少地方上的难题,而且还大大赚了一笔.各级官吏都从一开始的不在意,到了年底开始计算自己退休时候的廉政银有多少.

    这一年中,手头没钱的百姓,商人不用再发愁借钱时那高额的利息,也不用担心饿死自己.实在没赚钱的地方,只要去修路至少也能混口饭吃.

    当然,在这一年中,也有很多倒霉者,命运急转直下的人.

    其中最倒霉的是那些数典忘祖,甘心为建虏效命,欺压残害同胞的汉奸.如范永斗等八大晋商,投降变节的白养粹,被策反的祖大乐,早就投靠建虏的李永芳,宁完我,孙得功,范文程等人,大部分都落了个凌迟的下场,同时收获了后世的骂名.

    还有江淮的大盐商,搅动江南科场的复社,少年得志的周延儒等等也都没落个好下场.

    这一年中,对大明影响最大的还是定了藩王封建海外的国策.此举将一举解决困扰历代王朝.的藩王问题,并变相地为中央王朝开疆扩土.

    所有的这一切变化,都是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改变成这个现状.这个人,就是钟进卫.

    关于这一点,大明的几个最高领导人,包括崇祯皇帝,内阁首辅温体仁等都是一清二楚的.

    也因此,钟进卫从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从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升为大明的中兴伯,再到世袭的中兴侯.可谓是一颗耀眼的巨星,在大明的官场上升起.

    正当大明上起皇帝,下至普通百姓,都在漫天风雪中高高兴兴地过年之时,建虏却是另外一番场景.

    不管是女真八旗还是蒙古八旗,除了比上次更多的留守兵力之外,大约集合了五万人马的大军,正在盛厩外集合,等待着他们大汗的一声令下,便开赴战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