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借天改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章 各方涌动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样品都有变化,只是之前的石灰和粘土颗粒都比较大,不是钟进卫在后世看到过的粉末状。

    钟进卫就让人都磨细,再加水进行实验,发现石灰和粘土为五比一比例的最像后世的水泥,换句话,水泥应该是烧制出来了。

    其实不用钟进卫宣布,当工匠们看到实验效果后,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钟进卫虽然兴奋,但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叫过吴胜大,吩咐他再进行比例调配,原料细磨,增加接触面积,再试一炉。

    徐光启来了陶瓷厂后,像个路人一样,打着酱油。现在听到钟进卫对吴胜大的吩咐,终于插了一句嘴:“不若把这个原料浸湿,混成小团,更能增加这接触面积。”

    徐光启一把年纪了,见识多广,从他写得《农政全书》上可以看出,凑巧间提出了一个后世水泥的标准步骤。

    钟进卫一想也是,赶紧吩咐吴胜大照做。

    吴胜大带着工匠们,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这次,干得格外用劲,知道有结果,就是不一样的感觉。

    钟进卫又开始等待的时候,才想起没吃中饭,看看徐光启,六十多岁的老人,也忘记了进食。不禁有点自责,这万一要是累垮了徐光启的身体,损失就大了。

    于是,钟进卫一边向徐光启自责,一边给顾百川交代,以后到吃饭的点一定要提醒。

    徐光启却不以为意,只要能干出成绩,晚吃点饭算什么,自己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做的。不过,在他心底,还是感激钟进卫的关心。

    在建新式窑的这些天,水泥原料已有配备,又经过第一次烧制,这第二次的操作就熟练多了。但经管如此,还是忙到天黑,才确认了水泥最佳配方比。

    钟进卫大喜,让安贵义给工匠们加菜,上好菜。不过,遗憾的是,刚才烧制出来的水泥被实验完了。

    钟进卫让工匠们吃完晚饭后连夜再烧制一窑,明天一早就向皇上报捷。

    陶瓷厂这边是一片祥和,每个人,不管是工匠,还是守卫,都喜气洋洋,发自内心的高兴;而在京师中的文臣勋贵府邸,却是一片愁云。

    崇祯皇帝压根没给原工部尚书张凤翔留脸面,直接准了他的辞呈一事,已迅速在有心人中传开了。

    心里有鬼的人想法就多,而且心里素质不好的人就往往朝坏的一方面去想。

    各种想法,各种猜测,开始在京师发酵。

    有一些比较果断的官员,连夜开始写辞呈,想学原工部尚书张凤翔的做法,趁崇祯皇帝没有掌握证据,自觉辞职,以保全富贵。但更多的人,还是舍不得手中的权力,处在观望之中。

    崇祯三年大年初九,钟进卫拉着徐光启,带着一车磨成粉的水泥样品,一脸轻松地前去向崇祯皇帝报喜。实话,水泥能否烧制出来,在钟进卫心中,一直存在一份担心,毕竟他只是从穿越看过水泥烧制,而没有实际做过,现在就放心了。

    与此同时,在西川和陕西交界处的一处官道,有一支军队正井然有序地急速前进,看得出来很有纪律性。兵丁个个身穿轻便藤甲,肩扛白色长竿枪。

    在官道一边,一群将官簇拥着一位年约五十余岁的女将,身后一杆大旗,上书一个“秦”字。女将正是西川总兵官秦良玉,在和一群文官中为首的绯袍文官告别。

    “中丞无须再送,此次勤王,必败建虏。”秦良玉抱拳向绯袍文官道。

    “好,那本中丞就送到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