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借天改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三章 《甘薯疏》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兴,他知道钟进卫是要让自己在这水泥制造上分一份功劳。但他一把年纪了,要不出一点力,白白得一份功劳总是心里过不去,就向钟进卫详细问起水泥制造的流程。

    这几天,钟进卫都泡在陶瓷厂,向吴胜大了解到不少烧制陶瓷方面的知识。现在听徐光启问起,他就结合自己和吴胜大那边了解的知识,给徐光启讲解起水泥的烧制过程及关键所在,所话语显得很专业。

    徐光启不自觉地捋着自己的额下长须,认真地听着。

    待钟进卫讲解完毕后,他皱着眉头对钟进卫道:“中兴伯,下官觉得如果按此法烧制出水泥的话,产量太低,而且颇费人力,恐水泥本钱太贵而不能大用。”

    钟进卫一想也是,不过产量的事情还不急,现在是要先把水泥烧出来再。

    钟进卫还没有话,徐光启已经在那边建议开了:“如若此窑烧制水泥可行,下官觉得一些地方可以用水力或者风力来进行。如原料的细磨与混合,鼓风也可以由人力改为水力持续不断的进行。”

    钟进卫一听,徐光启这么上道,已经有主意来改进一些细节。当下大喜,不负责任地道:“好,那这些事情就托付给你了,等水泥烧制出来后,要你帮忙改进下流程,尽量提高产量。”

    徐光启当仁不让的接下了任务,然后,他喝了口刚换上的热茶,有点犹豫地问钟进卫道:“中兴伯,下官想求证一事,不知可否否?”

    “请。”钟进卫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老头,不知道他想问什么东西,竟然还带着一丝犹豫。

    “皇上向下官索要《农政全书》,是听中兴伯所言下官著有此书。下官想问的是,中兴伯从何得知下官有此书?”徐光启盯着钟进卫,想看他是怎么解答这事。

    “啊,这个,我猜的。”钟进卫耍无赖了,看徐光启这神情,好像这本书还没有出来。

    徐光启无语,心道,你猜的,就告诉皇上,这可是欺君啊!这事你也敢做,真够大胆的。

    “难道你没有么?”钟进卫试探着问徐光启。

    “下官唯实没有这本书。”徐光启无奈地摇摇头。

    “那你一共写过那些书或者文章之类的。”钟进卫估摸着徐光启应该是没有整理出书稿。

    其实徐光启到死都没有出过一本叫《农政全,这本书是他的门生陈子龙整理了徐光启留下的书稿后,在徐光启死后六年才出版的。

    徐光启捋着长须,想了一会,然后才回答钟进卫道:“下官写过或译过一些东西,按照次序给中兴伯吧。”

    “好,好。”钟进卫连忙答应。

    “万历三十一年,出《毛诗六贴讲义》四卷,万历三十五年,译《几何原本》六卷及《测量发义》一本,万历三十六年,有《测量异同》、《甘薯疏》...”

    “等等,刚才你什么?”钟进卫一听,好像有个敏感词,连忙打断了徐光启。

    徐光启被打断,有点意外,不过还是按照中兴伯的要求再了一次:“有《测量异同》、《甘薯疏》”

    “对,就是这个《甘薯疏》,你的这个甘薯,是不是就是长在土壤里面,大块根茎可食,土上面的是藤状枝叶生长,也可食。”钟进卫着激动起来了,自己记得后世的红薯,也叫蕃薯,甘薯的名字。这东西可是粮荒必备之物啊。

    “中兴伯也知道此物?”徐光启见钟进卫准备地描述出甘薯在地里的情况,不由问道。

    钟进卫再也坐不住了,站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